胡文霆回答道:“我说的都是实话,据史料上的记载,洪承畴在处理陕西流民这一事上,还是颇有建树的,他自始至终都能很好的领会陛下你的意图,并且把它很好的落实下去。
如果不是因为后来建奴再次入侵,让陛下一时有些乱了方寸,在兵力调配方面出了些岔子,历史说不定会有一个新的走向呢。”
听到胡文霆提起了建奴,朱由检有些不好意思的对他说道:“老师,您提到了建奴,正好我也有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对于辽东那边的大凌河筑城一事,您看能不能暂时缓上一缓。
目前,朝廷方面要先集中精力,把陕西那边的局势稳定下来,因此,可能一时之间,顾及不了辽东那边的事情。”
想到事情又要重新回到原来的历史轨道上,那么大凌河的悲剧很有可能又要如期发生,自己就算做再多的努力,所能起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
情急之下,胡文霆蹭的一下从座位站了起来,开口对朱由检说道:“陛下,你忘了前一阵子我跟你说过的关于大凌河的悲剧了吗?造成大凌河悲剧的因素虽然有很多,但其中因为朝廷方面做事不够果决,把筑城的时间一再往后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筑城时间的往后推迟,一方面让建奴方面有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另一方面时间也到了建奴军队战力最强的秋季,让本就有些被动的大明军队,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还请陛下无论如何都不能随意搁置大凌河的筑城计划,朝廷方面再困难,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对该计划予以支持,这可是真正关系到大明国运的大事啊。
和辽东的建奴相比起来,陕西那边的流民闹事,才是相对较轻的一头。不是有句古话叫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吗?,所以,我希望陛下能慎重考虑一下我的建议。
当然了,我也会尽我的全力去协助大凌河筑城一事,尽量给陛下和朝廷方面减轻一些压力。”
朱由检是第一次看到胡文霆表现出如此着急的神态,他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就赔着笑对胡文霆说道:“老师,您先别着急,我这不是正在和您商量吗,又没有最终决定下来。”
胡文霆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于是也连忙诚恳的向朱由检进行道歉。朱由检朝他摆了摆手说道:“我知道老师这是为了我和大明的事情着急,我怎么能因此而怪罪于您呢?反倒是我应该向您表示感谢才对。
老师您就放心好了,我一定会牢记您的这个建议的,就算到时候朝廷方面不同意这么做,我也会强压着他们按照老师的意思去办理的。
对了,老师还有其它什么事情需要我来进行协调的,趁今天这个机会,要不就一块说说?”
胡文霆想了一下之后,开口说道:“陛下,我想借用南镇抚司的一些军匠,来打造一些火器,还请陛下能批准。”
朱由检听完之后,笑着说道:“老师,您别忘了自己现在还是兼着南镇抚司镇抚使一职的,也就是说,这是您职权范围内的事,根本用着我来批准的。
不过,我得先提醒老师一句啊,就他们造出来的那些火器,质量太不可靠了,到时候可别伤着老师您了。”
胡文霆也笑着回答道:“谢谢陛下对我的关心和信任,但我可以向陛下透露一下,依靠火器作战,是未来战争发展的趋势。
既然我已经知道了这一趋势,怎么可能不在这方面多花点功夫,让它更快的发展起来呢。”
说到这里,胡文霆话锋一转,脸上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他接着说道:“至于陛下所说的如今的火器质量不可靠,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发展总是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败和意外,那也是难免的。
但造成如今火器质量不可靠的更重要原因却并非是技术方面,而是一些人为的因素。我说出来之后,陛下你可别先忙着生气啊,因为这种事情不是一时半会之间可以解决的。”
等朱由检点了点答应下来之后,胡文霆接着说道:“陛下,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如今大明工匠所面临的困境是,上面居然要求他们用原先三成甚至更少的价格,却要造出相应的火器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工匠们用这么一点钱,又如何能造出质量可靠的火器来呢?
可陛下你拨付下去的却是十成的银子啊,至于其余的钱到哪去了,不用我说,陛下也应该清楚吧?”
朱由检虽然也知道自己手下的各级官吏。会在自己拨付下去的银子中动些手脚,克扣下其中的一部分。
但他完全没想到,下面的贪没行为已经到了如此触目惊心的地步,于是他忍不住就要发起火来,却看到胡文霆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于是,他只好暂时先忍下了胸中的怒气,并示意胡文霆接着说其它的事情。
胡文霆想了一下之后,接着对朱由检说道:“陛下,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是希望陕西那边还能再为我送点人过来,这事你可以安排孙传庭来办,这样就不会和你对洪承畴的安排有冲突。
不瞒你说,虽然洪承畴对陕西局势的应对方法很有效,但我并不是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