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绣衣针(2 / 2)

山水行记 莫里吧唧 1061 字 2个月前

两人到了铁匠铺前,说明了来意后,把玄铁交给了铁匠。

“此藏腰剑您要不要起个名字?我好把它刻在剑身上。”铁匠问道。

“不需要,不需要。”张老樵说道。

铁匠又看了看宛儿。

宛儿想了想,说道:“就叫绣衣针吧。”

“好嘞!”铁匠快活地答道。

“我说不起名字,你非要起,结果还起了一个绣衣针。叫什么名字不好?非叫这个名字,女里女气的!”张老樵离开铁匠铺后,不忘抱怨几句,“怎么也得叫个什么太白剑之类的,那才能显示出它的不凡来。哎,小丫头片子就是小丫头片子!”

“我的剑,还不许我起名字了?樵老,你是不是一会儿不想喝好酒了?”

一听一会儿要去喝酒,张老樵翻脸比翻书还快,立刻一脸谄媚,说道:“绣衣针的名字好,虽然听上去女里女气的,但是一听就不同凡响。呵呵,不同凡响啊!”

张老樵实在也找不出什么词来形容绣衣针这个名字了,只能说不同凡响。

“哼!这还差不多。”

岳阳楼果然是天下名楼,当宛儿和张老樵走到岳阳楼前时,都不禁惊叹。

虽然岳阳楼和烟水观隔湖相望,但是毕竟是远观,如今亲临才更觉出岳阳楼作为天下名楼的气魄。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唐代宗大历二年,时年五十七岁的杜甫,身患肺病,右耳已聋,一路漂泊,来到了岳州,登上了岳阳楼。他面对着烟波浩渺的湖水,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登岳阳楼》。

关于岳阳楼,自古诗文不断,最有名气的当然还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宛儿看着岳阳楼不禁想起了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自古文人来岳阳楼登高望远,今日得见,才知为何。”

“丫头,此言差矣。”张老樵突然难得认真说道,“所谓相由心生,物有何情?你喜它就喜,你悲它就悲。范仲淹的《岳州楼记》里不是还有‘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之句吗?何必总盯着什么悠而悠乐而乐的?”

“樵老说得是。”

“你看,岳阳楼边上正好有一酒楼,不如咱们过去,把酒临个风,岂不是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张老樵见到酒,就走不动道了。

“好!”

二人一进酒楼,就有那店小二过来招呼道:“两位道长,是打尖还是住店?”

“先打尖,住不住店再说。”张老樵急不可待地说道,“上好酒,上好鱼。”

“得嘞!”店小二冲着后厨喊道:“好酒好鱼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