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户部核计,我列朝臣民达两万万三千八百二十四万九千四百二十七之数,较去年增一成有余,此乃生民繁衍之象。然粮田仅八万万七千九百二十三万九千五百八十亩,较去年锐减三成,每人每年需五石粮食,我列国臣民每人有田不足四亩,每亩所产粮食不到一石。实乃堪忧之况。幸国库有银三万万五千万两,有粮六万万石,然除去军费、运河消耗及国家运转之需,所余非匮乏也。
夫人口滋长,而粮田骤减,今年必发粮荒,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田亩乃民之根本,粮荒则民心动荡,社稷不安。
忆往昔灾荒之年,饿殍载道,流民四散,盗贼蜂起,国之根基摇动。今若不未雨绸缪,早作筹谋,祸乱将至,悔之何及?
当务之急,宜力促农耕,严禁土地兼并,复垦荒地,以增田亩之数。开仓赈济,平抑粮价,以防奸商乘危牟利。
且当俭省开支,精简冗费,使每一两银、每一粒粮皆用之有道。严察官员贪腐,以防库银粮米遭侵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伏惟太后圣明,洞察此危,速作决断,防患未然,保我朝万民安康,江山永固。”
李太后听完,缓缓说道:“霍爱卿所言极是。当务之急,需尽早调派钱粮,以防粮灾之患。同时,要鼓励百姓积极开拓农田。每户人家若开垦两亩农田,新开农田免税一年,免徭役两年;开垦三亩者,新开农田免税三年,免徭役三年;开垦五亩以上者,所有土地免税三年,免徭役五年。但凡有豪强妄图兼并土地者,以及各官员与豪强私通者,一律依叛国罪论处,夷三族,绝不姑息!”
霍明当即跪地,高呼道:“太后圣明,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信与霍明暗暗地进行眼神交流,以询问是否此时可以上奏。霍明向王信使了个表示可以的眼色。得到示意的王信这才开口说道:“启禀李太后,臣有本奏。”
李太后听到王信向自己上奏,那得意洋洋的神色瞬间就毫无掩饰地暴露了出来。她转头看向董太后,那眼神仿佛在张扬地说道:“看见了吧,文、武之首皆向我启奏。”
李太后随即说道:“王爱卿请奏。”
王信说道:“臣元帅王信、绥靖将军杨擎宇、京城军策府主将杨叔建、西陲军统领振西大将军霍耿、东海水师都督王忠、南海水师都督杨松葛,诚惶诚恐,联名上奏:
今东方海上四岛国势力渐强,其发展迅猛,军威日盛。彼等不断扩充军备,野心勃勃。我朝东部海防面临严峻挑战,故急需增造战舰,强化海防,以防四国军武之威胁。
西方突罗国虽缩减军费,然其装备更新换代,战力不容小觑。我朝西陲军与之交锋,几番冲突,竟连败十七场。此乃我军之耻,亦为社稷之危。为保西陲安宁,当大力建设新军,且以火器装备之。盖因火器之威,专克突罗国骑兵,可为我军扭转战局之关键。
臣等身为将领,身负保家卫国之重任,见此危局,心急如焚。恳请朝廷速作决断,拨发军资,整军备战,以护我朝疆土,保百姓安宁”
李太后正色说道:“王爱卿所言不虚,实应居安思危,如今周围诸国愈发强大,建设新军,建造战舰之事,确乃当务之急。哀家当准,只是不知今年军费究竟需要多少?”
王信恭敬答道:“一艘大型木制战舰需白银五百万两,一艘普通木制战舰需白银两百八十万两,而铁甲舰则需要白银一千三百万两,新军小型火器需白银四十两,大型火器需白银一千两。”
李太后微微皱眉,想了一想,继而问道:“现在我们究竟有多少战舰?”王信连忙回到:“东海水师和南海水师共有铁甲舰五艘,大型木制战舰三十艘,普通木制战舰五十七艘。”
李太后又紧接着问道:“那东海四岛国又各有多少战舰?”王信又迅速回答道:“海上启国有战舰共三十艘,朝国有战舰五十艘,兰国有战舰七十艘,丹国有战舰一百四十六艘。总计共有两百九十六艘。”
李太后目光坚定,说道:“每年投入一万万两军费用于造舰,几年可以超越四国?”王信毫不犹豫地回答:“五年,五年必定超越四国。”李太后咬了咬牙,决然说道:“每年拨款军费一万万五千万两,以振兴海军。大列海疆五万里,一定要守好海疆。再拨款三千万两用于建设新军。”
李太后说完,转头问霍明:“每年一万万七千万两白银用于新军军费,再加上原来的军费,朝廷是否受得了?”霍明面露难色,说道:“朝廷今年进项四万万两,本来消耗军费七千万两,加在一起需要两万万四千万两,就占朝廷收入一半多了,这……”
李太后不耐烦地说道:“直说,影不影响国家运转?”霍明赶忙说道:“不影响。”李太后当机立断:“户部拨款,不得有误。”户部尚书杨增连忙说道:“谨遵太后懿旨。”
朝会继续热烈地谈论了不少国家大事,然而小皇帝年纪尚幼,听得云里雾里,最后都睡着了,直至午时,这场朝会才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