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刚刚送走董浩,还没来得及整理一下自己有些纷杂的思绪,便听闻下人来报,新任礼部尚书前来拜访。王信皱了皱眉头,心中隐隐猜到了礼部尚书此行的目的,但还是让人将其请了进来。
礼部尚书进了王府,满脸堆笑地行了礼,随后便小心翼翼地询问王信关于殿试考题该如何出。
王信按照自己刚才给董浩写的文章,想出题目,让礼部尚书去上报尚书令。
礼部尚书刚刚离去,嫣语轻手轻脚带有一丝虚弱地走了进来,她的手中稳稳地端着一只精致的瓷碗,碗中盛着热气腾腾的汤圆,那缕缕的热气袅袅升起,在空中缭绕着,似有若无的香甜气息也随之弥漫开来。嫣语那一双灵动的眼眸望向王信,柔声细语地询问道:“王爷,飞燕呢?”
王信微微抬起双眸,目光淡淡地在嫣语端着的碗上一扫,那原本平静无波的眼眸中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他微微皱了皱眉头,带着些许好奇的口吻缓缓问道:“碗里是何物?”
嫣语微微抬起双眸,朱唇轻启,柔声开口说道:“这是汤圆,昨天是飞燕生日,这几年她生日,我都给她煮汤圆,但是我们昨天被王爷带回来,没来得及给飞燕煮汤圆,今天给她补上。”
王信听了说道:“在东房里,和王妃在一块呢。你不愧是练武的,这么快就能煮汤圆了,给飞燕送去吧。”
嫣语点点头,就给王首骁送汤圆去了。
董熟的脸上满是被王信话语所刺伤后的黯然神伤,她默默地回到屋子里,那满心的委屈与难过再也压抑不住。她坐在屋子的角落里,双手紧紧地捂住面庞,肩膀不住地颤抖着,悲伤的哭泣声在屋子里悠悠地回荡着。
王首骁在回屋的路上就已经渐渐停止了哭泣。此时乖巧地依偎在董熟的身旁,小小的手轻轻地拉着董熟的衣角,奶声奶气地哄着道:“娘亲,娘亲,不要再哭了呀。”
董熟缓缓地抬起手,那带着些许凉意的手指轻轻地抚摸着王首骁毛茸茸的小脑袋,温柔的目光中满含着慈爱与感动。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嘴角努力地扯出一抹微笑,声音轻柔而又带着一丝欣慰地说道:“好,娘亲听骁儿的,不哭了。”她的手在王首骁的脑袋上轻轻地摩挲着,仿佛从孩子那稚嫩的关怀中汲取到了温暖,让她那被悲伤填满的心渐渐地有了一丝慰藉。
王首骁那灵动的眼睛忽然瞥到床底下似乎有什么东西。她好奇地弯下腰,那两条可爱的小辫子也跟着垂了下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副棋盘。她兴奋地趴在地上,努力地伸长了自己那小小的胳膊,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棋盘从床底下够了出来。她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董熟,那粉扑扑的小脸蛋上满是期待地说道:“娘亲,娘亲,咱们来下棋吧。骁儿昨天刚学会下棋,可有意思啦。”
董熟轻轻地摇了摇头,她的眼眸中满是复杂的情绪。随后,她温柔地伸出双臂,将小小的王首骁抱了起来,缓缓地走到书案前坐下。她的目光有些空洞地落在那书案之上,像是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之中,喃喃自语道:“当时,就在这案台之上,我写出治水师疏。那时候的你是多么的清明睿智,可如今怎么就……”她的声音渐渐低沉了下去,那未说完的话语中饱含着无尽的惆怅与哀怨。
王首骁静静地依偎在董熟的怀里,突然,她感觉有一滴水珠滴落在了自己的脑袋上。她那纯真的大眼睛立刻向上望去,看到董熟的眼眶中又有泪水在打转。王首骁眨了眨眼睛,有些心疼地说道:“娘亲不是刚刚答应骁儿不哭了吗?怎么现在又掉泪了呀?”
王首骁伸出稚嫩的小手,轻柔地擦拭着董熟脸上那一道道泪痕。在不经意间,她的目光又被一把扇子所吸引。她好奇地拿起扇子,然后轻轻地将扇子打开。扇子之上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那是王信与董熟在成亲之前,一同去湖边游玩时的情景。画面中,王信亲手所画的董熟栩栩如生,那灵动的模样仿佛要从扇子上走下来一般。
王首骁将扇子完全展开,举到董熟的眼前,奶声奶气地说道:“娘亲,你快看看呀,这扇子上的娘亲多好看。娘亲不要哭了,要像扇子上的一样开开心心地笑呢。”
董熟的目光缓缓落在扇子上,看着那熟悉的画面,眼中的悲伤似乎被一丝温柔所取代。她轻轻抚摸着扇子上的画像,手指微微颤抖着。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挤出一个微笑,对王首骁说:“骁儿,你说得对,娘亲不应该总是哭。”
董熟纤细的手指轻轻握着那把扇子,目光在扇子上的画像上流连许久。随后,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缓缓地站起身来,走到书案旁。她伸出手,从笔架上精心地挑选出一支精致的毛笔。那毛笔的笔尖在砚台里轻轻蘸满了墨汁,乌黑的墨在笔尖凝聚。
董熟拿着蘸满墨的笔,走回到座位上,目光中带着一抹难以言说的惆怅与感慨。她将扇子平整地放在桌上,手腕微微用力,毛笔在扇子的空白处灵动地舞动起来。一行娟秀的字迹渐渐浮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首骁那纯真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扇子上的诗句,目光中满是专注与好奇。待她看完之后,便迫不及待地伸出小手拿过董熟放在一旁的毛笔。她小小的身子趴在桌子上,十分认真地在扇子上写下了:“扇画秋风悲事何,见初如之若生人。”
王首骁写完之后,抬起头来,眼睛亮晶晶地望着董熟,那稚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地问道:“娘亲,你看,这诗反过来写之后也别有一番意思呢。”她的小脸蛋上洋溢着一种对新发现的喜悦,仿佛在期待着董熟对她这一小小举动的赞赏与认同。
董熟看着王首骁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飞燕,快来吃汤圆啦。”嫣语那温柔的声音在屋子里响起,只见她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缓缓地走进屋里。她轻轻地把盛着汤圆的碗放在了桌子上,那瓷碗与桌面接触发出了细微的声响。随后,她面带微笑地朝着王首骁招呼道。
正沉浸在诗句创作中的王首骁,一听到有汤圆可以吃,顿时来了精神。她赶忙扔下手中的毛笔,那毛笔在桌子上骨碌碌地滚了几下。她迫不及待地跑到桌前,立刻伸手拿起了勺子,一勺子就舀起了一个圆滚滚的汤圆送进了嘴里。她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汤圆,一边眨巴着大眼睛,带着些许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今天会有汤圆吃呀?我昨天才过的生日呢,花魁娘子,你昨天怎么没有给我煮汤圆呀?”
董熟看着王首骁那可爱又贪吃的模样,不禁笑出声来。她温柔地说道:“怪不得你这般有才情,你可是七夕节出生的人呢。”
王首骁听了娘亲的话,眨眨眼睛,有些疑惑地问道:“七夕节出生就会有才情吗?”
嫣语微微地扬起了嘴角,她那美丽的眼眸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她轻轻地摆了摆衣袖,用一种轻柔且带着些许感慨的语调缓缓说道:“大概……是这样的吧。”
嫣语那如秋水般的眼眸微微流转,她微微皱起那弯弯的柳眉,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再次缓缓地开口说道:“你知道吗?南唐后主李煜,还有那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刘彻,他们都恰好出生在七夕佳节呢。”
王首骁那稚嫩的小脸上满是好奇,她眨巴着大眼睛,认真地听着嫣语的话。当她听到这里的时候,她那小小的嘴巴快速地咽下了口中的汤圆,然后迫不及待地仰起头,用那清脆而又充满童真的声音问道:“那我也生在七夕节,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也能当皇帝呀?”
董熟的脸上露出了一抹严肃与担忧的神情,她快步走上前去,微微弯下腰,看着王首骁那满是憧憬的稚嫩面庞,语重心长地说道:“骁儿啊,可不能这么说。这可是大不敬的话语。”
嫣语那灵动的双眼紧紧地盯着王首骁,在听到董熟的告诫之后,她又立刻接过话茬说道:“这世间之事可没有那么绝对呢。就像那才情出众的李清照,她也是出生在七夕佳节。然而,她的一生却满是坎坷与波折,也是悲惨得很呐。”
王首骁静静地听完嫣语的话,她那小小的脑袋瓜里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之后,她便轻声吟诵出了几句李清照的经典词句,那稚嫩的嗓音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然而,她吟诵完之后,微微皱了皱可爱的小鼻子,目光中带着一丝倔强,还是坚持说道:“我还是觉得当皇帝比较好。”
董熟正与王首骁说着话,突然她的脸色变得煞白,一只手不自觉地抚上了高高隆起的腹部,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
嫣语看到眼前的情景,脸色骤变。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朝着门外竭尽全力地大喊道:“快来人呐,王妃早产了!”那声音如同洪钟一般洪亮无比,在整个院子里回荡着。喊完之后,她自己的心里也泛起了嘀咕,觉得十分奇怪,她明明记得自己武功已经尽废了,怎么还能发出如此有穿透力的声音呢?不过此时情况危急,她根本来不及多想。她急忙回过神来,匆匆地扭头一看,只见王首骁不知何时已经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小孩了。
董熟缓缓地站起身来。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有些艰难和吃力,仿佛她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一步一步地朝着床边挪去,脚步有些虚浮。终于,她走到了床边,然后慢慢地躺了下去,整个人瘫软在床榻之上,双目紧闭,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王信心急如焚,他的脚步如飞一般匆匆赶到。当他踏入房间,目光迅速扫视一圈后,发现屋里仅仅只有几个丫鬟在慌乱地走动。他眉头紧锁,焦急地大声问道:“稳婆还没有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