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对阵(1)(2 / 2)

大汉西域王 刘龑 3228 字 2个月前

然而,尽管贵族禁卫步兵遭受了一定的伤亡,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士气低落。后排的士卒迅速填补到阵线中,整个大阵依然坚定地向着先登军移动。

为了保持阵型不乱,贵族禁卫步兵的大阵缓慢前行,承受着先登弩士一轮又一轮的弩箭攻击。直到先登弩士发射了五轮弩箭之后,贵族禁卫步兵才终于靠近了先登军的大阵。

此时,先登弩士们迅速撤向两侧,继续射击,同时露出了身后的大戟士。大戟士们放倒卜字铁戟,迎头而上,与贵族禁卫步兵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战斗。

战场上双方你来我往,铁枪与铁戟相互戳刺,卜字铁戟凭借其特殊的技巧抵御着铁枪的攻击,场面十分激烈,然而双方的伤亡却并不高。由于双方皆是重甲步兵,经过长时间的激战所造成的伤亡甚至不及先登弩士的零头。

米特里达梯二世意识到这样持续消耗下去,最终贵族禁卫步兵仍将战败,于是他果断下令派遣两万皇家精选弓箭手加入战斗。这些弓箭手均为安息军中最为擅长射箭的精英,他们配备了复合弓和半身铁甲。当他们踏入战场时,立刻引起了秦王刘胥的关注。

面对对方派出的增援部队,刘胥毫不客气地命令射声左军出击迎敌。扩军后的射声军左师中的弓弩手被扩充为左军,其中五千人装备腰引弩,另外五千人则使用长梢角弓。作战时,长弓手位于前方,通过快速射击打断敌军的进攻节奏;而腰引弩手则在后方以超越长弓的射程和强大威力对敌人造成巨大杀伤。

射声军全军装备着厚重无比的重型扎甲,同时还配备了一把经过改良后的斩马剑。这把斩马剑的剑柄被延长,剑身两边都开了刃,这就是后世陌刀的前身。

虽然它无法做到像传说中的那样一刀下去人马俱碎,但在身材高大、手臂修长的弓弩手手中,其威力依旧恐怖至极,可以轻松地将没有披挂战甲的战马头颅一刀斩断。

双方的弓弩手开始互相射击,安息国的长弓手不断射箭来压制对手,而秦国的腰引弩手则在射程之外还击。安息国的弓箭手以善于射箭着称,但秦国的弩箭更为强大,特别是射程更远的腰引弩,让安息国军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随着战斗时间的推移,安息皇家精选弓箭手的伤亡人数逐渐增加,然而秦军的防线依然坚固如初。米特里达梯二世看到这个情况,不得不下达命令让他们撤退。

射声军并没有追击,因为他们已经用完了所有的弓箭,而且手臂也因为过度劳累而变得酸软无力。他们迅速换上斩马剑,休息片刻之后便从两侧接近安息国贵族禁卫步兵的侧翼。

就在这时,米特里达梯二世接到了薛西斯的求援信,他当机立断,派出了一万名来自苏萨的轻骑兵,飞速赶去支援。

这些轻骑兵身上穿着轻便的皮甲,手中握着一种原始弯刀,看起来充满了异域风情。他们接到命令后,立刻快马加鞭地赶到战场,但此时,薛西斯的波斯重骑兵已经开始节节败退,眼看着就要被铁甲连环马彻底击穿阵型。

然而,这一万名苏萨轻骑兵并没有直接加入波斯重骑兵与铁甲连环马的正面对抗。他们巧妙地利用自己马匹的轻快速度,迅速绕向秦军的背后,试图从后方发动攻击。

但是,他们的计划并未得逞。还没等他们抵达秦军背后,龙骧军中的骑弩就已经朝着他们射来了密集的箭矢。轻薄的皮甲根本无法抵挡骑弩的强大威力,大批苏萨轻骑兵纷纷落马,瞬间伤亡惨重。

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苏萨轻骑兵还是成功地绕到了龙骧军的背后。但明流对此早有准备,他只是冷静地指挥着最后一排的士卒转过身来,应对苏萨轻骑兵的突袭。与此同时,龙骧军并没有因为苏萨轻骑兵的到来而放缓前进的速度。

眼见苏萨轻骑兵的进攻未能取得明显效果,而薛西斯在正面战场上也已经难以承受铁甲连环马的猛烈冲击,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放弃正面对抗,主动让开通道,给秦军留出了一条路。

波斯重骑兵见势不妙,急忙转向两侧,想要脱离与龙骧军的接触。龙骧军虽然速度较慢,但终究还是让波斯重骑兵逃走了一部分。

远处的秦王刘胥见此情况,立即下令鸣金收兵。他认为龙骧军已经取得了胜利,没必要再去追杀敌人,以免丢失大国的风度。于是,龙骧军接到命令后,停止了追击并撤回本阵。

然而,米特里达梯二世并没有因为这一场失败而气馁,反而再次派出了三万精锐的贵族禁卫步兵上前挑战。这些贵族禁卫步兵都是由安息各地的贵族子弟组成,他们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武术训练,到了十六岁之后便加入军队,通过实战来磨练自己的武技。可以说,他们是安息最强大的步兵力量。

这些贵族禁卫步兵身披重甲,手持精钢小圆盾和特制长枪,装备精良且战斗力惊人。他们在战场上几乎从未有过败绩,因此这次被派出来对抗秦军,显然是寄予厚望的。

秦王刘胥面对敌军的挑衅,果断派遣麾下的先登军上前迎战。经过上次的扩军后,先登军的军队配置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左军全军改为大戟士,以卜字铁戟作为主要武器,而右军则仍保留原来的强弩兵。

右军的先登弩士们对之前秦王命人所制的仿罗马全身盾牌非常感兴趣,于是纷纷换上这种盾牌,并将其背负在身后。这样一来,当他们与敌人对射时,可以转过身来给蹶张弩上弦,不仅更加方便,而且也更安全一些。

贵族禁卫步兵组成的枪阵如森林和城墙一般向前推进,先登弩士们率先冲上前去。他们手中威力巨大的阙张弩射出的箭矢,如同雨点般落在安息军中,瞬间倒下了无数士卒。

然而,尽管贵族禁卫步兵遭受了一定的伤亡,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士气低落。后排的士卒迅速填补到阵线中,整个大阵依然坚定地向着先登军移动。

为了保持阵型不乱,贵族禁卫步兵的大阵缓慢前行,承受着先登弩士一轮又一轮的弩箭攻击。直到先登弩士发射了五轮弩箭之后,贵族禁卫步兵才终于靠近了先登军的大阵。

此时,先登弩士们迅速撤向两侧,继续射击,同时露出了身后的大戟士。大戟士们放倒卜字铁戟,迎头而上,与贵族禁卫步兵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战斗。

战场上双方你来我往,铁枪与铁戟相互戳刺,卜字铁戟凭借其特殊的技巧抵御着铁枪的攻击,场面十分激烈,然而双方的伤亡却并不高。由于双方皆是重甲步兵,经过长时间的激战所造成的伤亡甚至不及先登弩士的零头。

米特里达梯二世意识到这样持续消耗下去,最终贵族禁卫步兵仍将战败,于是他果断下令派遣两万皇家精选弓箭手加入战斗。这些弓箭手均为安息军中最为擅长射箭的精英,他们配备了复合弓和半身铁甲。当他们踏入战场时,立刻引起了秦王刘胥的关注。

面对对方派出的增援部队,刘胥毫不客气地命令射声左军出击迎敌。扩军后的射声军左师中的弓弩手被扩充为左军,其中五千人装备腰引弩,另外五千人则使用长梢角弓。作战时,长弓手位于前方,通过快速射击打断敌军的进攻节奏;而腰引弩手则在后方以超越长弓的射程和强大威力对敌人造成巨大杀伤。

射声军全军装备着厚重无比的重型扎甲,同时还配备了一把经过改良后的斩马剑。这把斩马剑的剑柄被延长,剑身两边都开了刃,这就是后世陌刀的前身。

虽然它无法做到像传说中的那样一刀下去人马俱碎,但在身材高大、手臂修长的弓弩手手中,其威力依旧恐怖至极,可以轻松地将没有披挂战甲的战马头颅一刀斩断。

双方的弓弩手开始互相射击,安息国的长弓手不断射箭来压制对手,而秦国的腰引弩手则在射程之外还击。安息国的弓箭手以善于射箭着称,但秦国的弩箭更为强大,特别是射程更远的腰引弩,让安息国军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随着战斗时间的推移,安息皇家精选弓箭手的伤亡人数逐渐增加,然而秦军的防线依然坚固如初。米特里达梯二世看到这个情况,不得不下达命令让他们撤退。

射声军并没有追击,因为他们已经用完了所有的弓箭,而且手臂也因为过度劳累而变得酸软无力。他们迅速换上斩马剑,休息片刻之后便从两侧接近安息国贵族禁卫步兵的侧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