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出兵伐晋(1 / 2)

时间来到了六月末,左尹端木赐终于从卫国传来了好消息:经过外交司官吏们的不懈努力,陈国、宋国、卫国三国已经答应向楚国出售粮食!

其中,陈国将提供二十万石粮食,宋国则承诺供应三十万石,而卫国也慷慨地拿出了三十万石粮食。

这意味着三国总共要出售给楚国的粮食数量高达八十万石!而且,这批粮食已经开始启程运往楚国。

当楚王熊章得知这个消息时,他激动得难以自抑。

有了这批宝贵的粮食,楚国的军队就能够重新行动起来了。于是,他立刻下令让司马景琰征召二十万民夫北上接收这些得来不易的粮食。

七月初,楚国举行了一次重要的朝会。

在这次朝会之上,楚王熊章任命上将军孙念为主帅,并节制将军白毅和将军荆云以及他们麾下的十万大军。

此外,水军将军公孙州及其率领的两万水军也被纳入了作战计划之中。

这样一来,包括上将军在郢都编练的三万新军,上将军将统帅楚国的十五万大军北上,准备对晋国发起全面攻击。

八月,楚王熊章以楚盟盟主的身份,要求陈国、宋国、卫国三国出兵,在卫地集结,从西面攻打韩氏。

由于此次攻打晋国,若卫国能够取胜,那他们将成为三国中获利最多的一方。

这不仅意味着卫国可以砍掉魏氏伸向卫国的爪子,还能反过来侵占晋国的领土。因此,卫国出兵数量最多,共计八万。

显然,卫国这次倾尽全国之力,孤注一掷地赌上了国运。

陈国和宋国则因与晋国相隔一个郑国而显得有些尴尬,即使这场战争获胜,陈国和宋国也无法获得实质性的利益。

然而,作为楚国联盟的成员,陈国还是派出了两万军队,似乎只是打算象征性地参与一下,而非全力以赴。

五年前,宋国曾轻易调动十万大军,但自从与楚国交战后,宋国国力受到严重削弱,失去了大片土地和众多人口。如今,宋国艰难地凑出了三万兵力,其军事力量已大不如前。

当然,楚王熊章承诺,战后不论胜负,楚国和卫国都会补偿陈国和宋国。

陈、宋、卫三国虽然加在一起有十三万大军,但楚王熊章对于这三国的战力并不看好,只希望他们能够在晋国东部牵制赵魏韩三家部分兵力。

一个月前,楚国上将军孙念奉楚王熊章之命,率领着一支庞大的军队,踏上了北伐晋国的征程。

当然,楚国此次的真正的目标并非整个晋国,而是晋国韩氏所占据的领土。

经过大约半个月的艰苦行军,上将军孙念终于抵达了宛地,并与早已在此等候的荆云会师。两人见面后寒暄一番,然后上将军孙念便马不停蹄地带着大军继续向北进发,最终抵达了嵩县。

嵩县曾是古代伊国的首都,也是商朝名相伊尹的故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伊国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嵩县则成为了陆浑戎的重要城池。

一年前,陆浑国被白毅领导的楚军彻底剿灭,嵩县也随之成为了楚军镇守三川郡的重要据点。

当上将军孙念率领大军抵达嵩县城郊时,白毅早已带领着他麾下的一众将领出城迎接。

白毅身着一身鲜亮的铠甲,在见到上将军时,他表现得十分谦逊,向上将军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末将白毅,携麾下将众迎候上将军!”

“白毅将军,不仅率军收复失地,还强势覆灭伊洛之戎和陆浑戎,威震诸夏,你的威名如今在楚国酒肆之中广为流传啊!”上将军孙念从战车之上走了下来,看向雄姿英发的白毅,笑着说道。

他的声音洪亮而豪迈,充满了对白毅的赞赏之情。

白毅连忙迎上前去,恭敬地向孙念行礼:“多谢上将军夸赞,白毅不过是侥幸取胜罢了,不敢当如此盛誉。”

孙念摆了摆手,哈哈笑道:“白毅将军何必过谦?你的功绩有目共睹,本将军十分欣赏你的才能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