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莫题就是个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他侍奉了魏主拓跋珪一段时间,更加对他有了透彻的了解,这家伙的每个眼神都像可怕的远古饿狼一样,早晚不等,非原形毕露不可,所以他时刻提醒拓跋珪要增长智慧,以此来压制内心的狂暴杀念,千万别和自己过不去啊!
把拓跋珪整的苦恼不堪,他问大臣李先:“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李先想了想,回答说:“益人神智,莫如书籍”。
拓跋珪点点头,又问:“天下到底有多少书籍?能够都收集起来吗?”这话问得有点幼稚。
李先笑道:“自有书籍以来,世代累益,如今,多得不可胜计。但是您是天子,若人君喜好,何忧不集?”
拓跋珪于是下令,各郡县广泛搜集书籍,悉送首都平城,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他没事也看,虽然一知半解,但是架不住他聪慧过人,往往能举一反三,收获颇多。
莫题不停地谈论为君仁厚干什么?到底跟他有什么重要关系呢?
还真有,原来这里面隐藏着早年一桩公案。
当年拓跋珪刚当上代王,他的叔父拓跋窟咄被刘显接回来对抗拓跋珪。
那时的莫题,脚踩两只船,两面押宝,身在拓跋珪这里,心却想偏斜一点拓跋窟咄,于是暗地送了一支箭给拓跋窟咄,让使者对他说:“三岁小牛哪能负重?”
意思是拓跋珪年少,拓跋窟咄年长,自己还是看好年龄大一点的!
就拓跋珪那个心性,不记恨他才怪呢,之所以这么多年没发作,也就是从大局考虑,隐忍不发罢了。
所以他招莫题来,本来就是想找茬的,这一点莫题岂能不知?
所以才一直暗示他,你要想要天下就得心胸开阔,莫提之前的事情了。
不提就不是拓跋珪了,等到图纸画完,各项建筑工作都上了轨道,拓跋珪终于变脸了。
他借由有人告发莫题傲慢自大,仿照君主作派,放出风要治莫题的罪,头一天晚上,派使者拿了一支箭给莫题看,发了一道诏书给他,上面只有一句话:“三岁的小牛,能不能负重远行?”这就是让莫题死个明白!
莫题接到诏书,一看完了,还是没躲过去,父子相对而哭。
第二天早上莫题就被处杀了,所以说仁厚这事是装不出来,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不是每个人都是苻坚。
莫题死后,拓跋珪心情大好,要说莫题确实有才,图纸规划的相当棒,拓跋珪征发方圆五百里以内的男丁,按照莫题的图纸规划,开始修筑南宫,修完之后,宫门高十多丈,巍峨高耸。
另外又挖掘水沟变成池塘,扩大了御花园的面积,遍种树木奇花异草,跟神仙府邸一般如梦如幻。
再按计划建立外城,方圆二十里,分别设置市区街道,三十天之后就大功告成了!
所以说鸟尽弓藏见于各行各业,不过是一个搞建筑的,还给人来了个过河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