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微服私访遇妙人(2 / 2)

康平帝笑笑,拱手,“这位老丈,在下途经此地,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庄稼,着实好奇,才停下来观看一二。”

“还请老丈指教,这东西到底有何奇特之处?”

看到这个读书人态度很好,跟他请教种田,李老汉内心的忐忑瞬间消失不见。

读书他不成,但种田,他可是一把好手。

李老汉也是个妙人,说起种田,滔滔不绝,妙语连珠。

“我家世子播种之时,小老儿有幸跟在身边,看到种子,金灿灿的,一粒相当于两粒小麦大小。”

“当时我家主子也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名字,于是我家老夫人给取了个名,既然是从番邦买来的种子,姑且暂时就叫番麦。”

听到这话,康平帝笑了笑,“老妇人取的这个名字倒也贴切。可曾听说番麦的产量?”

李老汉回答:“那个番商口出狂言,为了卖高价,居然说亩产五百斤。”

“小老儿种地几十年,还未见过如此高产庄稼。我虽然不信,但也想知道产量到底几何?”

康平帝深以为然,“别说老丈你想知道,就连我也好奇。”

“长宁侯府世子我倒见过,俊美无双,才华横溢,你说他作诗我信,说他种田,在下不信。”

李老汉一辈子实诚,从来不说谎,听见这人质疑他,顿时要急了。

“不仅我家世子种田,我家世子夫人也种田!”

“我们世子夫人说了,老百姓有田种,有粮吃,就是好日子。”

“还说种田事关国家社稷,没有什么比种田更重要的事情了!”

“得知种田大多靠口口相传,并没有农书,我家世子夫人还建议世子把小老儿的种田经验写下来。”

听到这话康平帝微微一怔。

世间经史子集以及各种画本子数不胜数,可是能叫得出名的农书,少之又少。

即使有,并未流传,农人大多不识字,依靠口口相传。

“那你家世子和世子夫人倒是有心了。若真有农书写成,老丈也能随之名留青史。”

李老汉咧嘴笑,露出豁掉的门牙,“我家世子仁慈,也这么说了,所以小老儿比任何人在紧张田里的庄稼。一天不来田里八回,我夜里都睡不着。”

康平帝听着李老汉发自内心的笑容,对周瑾的印象更好。

放眼整个京城,有几个世家子弟关心农事?有几个会亲自种田?

大多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酒囊饭袋。

这些人往往还能通过祖荫活得潇洒,甚至还能当官。

朝堂上都是这种人,还谈什么朝廷社稷?

“那齐某提前恭贺老丈了。”康平帝笑容和煦,说话也越发客气。

刚刚老丈提起,世子夫人说种田是最重要的事情,一点不假。

这个顾氏,也不错。

难怪能跟着周瑾一起种田!

周瑾和顾惜灵两人走在田间小道,发现多了很多眼生的人,心生疑惑。

这些都是什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