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两个好主意(1 / 2)

晚上,周瑾来到父亲的书房。

长宁侯周泽问:“跟谢晋说了什么?”

周瑾回答:“没说什么,就跟他说这样做有点莽撞了,他说在禁卫军被架空,不能留在那边。想去外面建功立业,不过以陛下的做派,在查出谢晋没有大问题,应该会答应。”

长宁侯周泽点头,“你猜对了,的确答应了。”

周瑾笑笑,“但愿他能够潜心学习,不要意气用事。”

“呵呵,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怎么可能轻易改变自己的秉性呢?”长宁侯笑了笑,“对于一个迫切想要建功立业的人来说,他会想尽办法出头。如何才能出头?当然是带兵打仗。”

周瑾一怔,“父亲,你和惜灵对谢晋的评价一样,那是个不安分的人,也未必能够虚心学习。”

长宁侯笑了,“这叫英雄所见略同。你还要多虚心学习,引以为戒。每一个人能在自己位置上并且做出来成绩的,都有自己的长处。”

周瑾点头,“父亲教导的是。另外,我和惜灵说起家里的藏书,惜灵有个好主意,想说给父亲听听?”

长宁侯挑眉,“什么好主意?”

周瑾笑着把今天跟顾惜灵建立阅书楼的事情,说了一遍“……父亲,我和惜灵还年轻,有些地方,还没想到,还请父亲评鉴一二,不知道这事情可行?”

长宁侯轻抚美髯,认真地听取周瑾的讲述,从这些话里迅速提取关键信息。

只见他眼睛一亮,表情欣慰,他不用担心长宁侯府的将来了。

“瑾儿,你和惜灵的想法很好。这事情,陛下一定很愿意,应该会让太子督办,为太子笼络天下学子。不管这些学子能否考中,都会感念太子的恩德。”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深意。在前朝世家几乎垄断仕途,普通人想要读书,太难了。当年太祖大力发展县学,大力发展科举,又实行糊名制的。虽说有成效,现在朝堂上寒门子弟不足两成,而不是前朝,几乎没有。”

“阻碍寒门入世,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眼界世面。书籍是最省力,也最便捷的途径。读书人来赶考,寒门子弟可以用抄书的方式,换取酬劳,满足一时所需,还能让这些读书人,增长见识,一举两得。”

“至于那些世家子弟,有钱人家,不会如此辛苦誊抄,也不会来占这些便宜。这事情对朝廷来说,是天大的好事。这事情,你有空写个折子,呈给陛下。”

周瑾摇头,“父亲,还是您呈给陛下吧。我还有另外的想法,要呈给陛下。”

长宁侯一愣,“你要成为陛下什么折子?能说吗?”

“当然能说,还想请父亲指导一二呢。”周瑾笑道,“农事对我们康国非常重要,当官的,如果不知道农事,到了地方上当官,怎么可能通农事?不知道如何劝课农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