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沈知意的发钗(2 / 2)

沈知意擦干眼角的泪珠,盈盈作揖行礼说道:“知意感谢国公为我找回这支发钗,这份恩情知意记在心中,日后愿为奴为婢侍奉国公。”

高志云扶着沈知意的手臂,开口说道:“沈姑娘,不必如此行礼,你既然是我迎春楼的人,我自然会对你们照顾一二。”

平日里高志云来迎春楼总是和柳媚娘腻在一起,和沈知意偶尔也会见面寒暄几句,如今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过问过沈知意的家事。

“沈姑娘,不知当年你家中出了何事?”

想起当年家中的惨事,一丝悲痛涌上心头。

高志云见状连忙拉着沈知意到一个包厢坐下,吩咐侍女送来热茶。

高志云亲手给沈知意倒上热茶,端到她的面前,沈知意喝了两小口,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这才将家中的遭遇娓娓道来。

沈知意的父亲沈天成原是翰林院大学士,洪武五年十月作诗一首,被御史台的言官参奏一本,说是其有谋反之心,刑部不分青红皂白就将其全家羁押归案。

沈天成连连喊冤,可是人微言轻,不出五日刑部就已经结案,判其罪名成立,沈知意和母亲被打入教坊司,父亲沈天成和弟弟沈西洲流放崖州,终身不得返回金陵。

高志云听完眉头一皱,那个时候自己正在带兵征讨北元,朝中正是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争斗最最激烈的时候,更何况当时的刑部结党营私,就连江宁知府周承允这样的败类都能庇护。

沈天成或许就是朝廷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崖州可是古代和岭南、宁古塔、房县并称为四大流放之地,不仅地理位置偏远,而且环境十分恶劣。

崖州就是如今的三亚,在古代可不像现在一样是着名的旅游胜地,天涯海角也不是一个景点,而是真真正正的天涯海角。

海南岛的崖州则以其酷暑和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成为古代贬官和犯人最惧怕的地方。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半,高志云也不知道沈天成和沈西洲是否还尚在人间。

“沈姑娘,不必伤心,这件事情发生之时我正领兵在外,如今沈姑娘既然是我迎春楼的人,我会亲自查看一下当年的卷宗,如果有错判误判,我一定会帮你们家平反的。”

沈知意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就要跪拜行礼,高志云起身阻止了。

“国公,如若你能救父亲和弟弟于水火之中,知意这辈子就是国公的人,就算做牛做马为奴为婢也毫无怨言。”

“沈姑娘言重了,我只能尽力而为,至于最后的结果暂未可知,如若最后没有成功解救你的家人,还望沈姑娘不要怪罪。”

沈知意盈盈作揖行礼说道:“若国公亲自出手都无法解决此事,知意也就认命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连高志云都无法解决此事的话,或许整个大明朝能解决此事的就只有当今皇上了,而显然沈知意这种身份是无法见到朱元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