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2 / 2)

朱元璋算是整个历史上学习能力最强的帝王之一,作为草根出身的他日夜苦读,二十余年下来早已经今非昔比。

朱元璋曾彻夜和高志云讨论历朝历代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尤其对于宋朝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就将北方大部分的土地让给金人嗤之以鼻。

不过当时宋朝的政策是重商抑农,尤其是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最大的氏族和乡绅早就不是占地最多的人,而是通过商业赚取最多银子的人。

这也就是北宋放弃了北方之地,而当金人进攻南宋时朝廷奋起反击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港口被金人占领了,他们所建立起来的商业根基也就被摧毁了。

朱元璋反思了很久,重新将朝廷的政策变成了重农抑商,朝中大臣的赏赐也就变成了良田百亩之类的。

高志云是被朱元璋赏赐最多的,动辄良田千顷,高志云毫无例外地选在了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

如果下一次朱元璋赏赐给高志云良田的话,高志云选择福建之时朝廷众人的眼珠子估计都要掉下来了。

高志云虽然知道商业的重要性,不然也不会建造鹿鸣居、采薇阁、迎春楼和纤云布庄了,不过他也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见识,一个简简单单的政策转变就让明军包围家园的战斗力翻了数倍。

洪武七年五月初五,高志云正在御书房和朱元璋讨论边防事宜,李公公匆匆而来。

“云国公,府里派人来通知,说国公府二夫人马上就要生了,让你赶紧回府。”

高志云心中一惊,王钟瑶生产的日子比产婆估算的要提前了两天,于是和朱元璋拱了拱手就往回府去了。

等高志云回来的时候,赵敏和张美云等人正在王钟瑶的门口焦急地走来走去,房间内传来王钟瑶撕心裂肺的的呼喊声。

产婆额头上都是黄豆大小的汗珠,焦急得喊道:“二夫人,用力,再用力,孩子马上就要出来了。”

侍女端着一盆盆热水进去,端着一盆盆血水出来。

想当年赵敏生孩子的时候可没有今日王钟瑶这么痛苦,听着王钟瑶的阵阵喊叫,高志云心疼不已,抬脚就要进去看看情况。

赵敏和张美云连忙拉住高志云,开口劝说道:“相公万万不可,事关国公府的运势和相公的命运,相公一定要为全府之人着想。”

在医疗条件很差的古代,生孩子确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古人说生孩子是“过鬼门”。有时因为难产或者产后大出血,许多孕妇性命不保。

这在当时当然被视为不吉利的事情,是血光之灾。因此在生孩子的时候,作为一家之主的丈夫,自然是要回避女人生孩子的情景了。

望着赵敏和张美云那关切的眼神,高志云轻轻捏了捏两人的脸蛋,语气坚定地说道:“多谢夫人提醒,可现在正是钟瑶需要我的时候。至于你们所说的运势和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强者手中。我命由我不由天,就算天王老子来了,我也让他灰溜溜地滚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