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我做不到(2 / 2)

杨如颖那动人的眼睛直直地望着高志云。

高志云点点头,杨如颖立马激动地抱住跪在地上的杨如蜜痛哭起来。

高志云突然想到了什么,惊呼了一声,抓住张美云的胳膊问道:“夫人,今日是何节气?”

“相公,今日是白露,有何不妥?”

“糟了,今日是秋后问斩的日子。”

秋后问斩,最早来自《礼记?月令》。

正所谓:“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高志云此话一出,杨如蜜、杨如颖瞬间瘫坐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刘策,备马。”

高志云一声大叫,立即冲了出去。

杨如蜜、杨如颖见状立马跟了上去。

众人从金陵城西门出城,杨如蜜选了一匹马一跃而上,而不会骑马的杨如颖只能呆在原地。

高志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一把将杨如颖拉到自己的身前,一甩缰绳,立马向江宁方向疾驰而去。

杨如颖那柔软的身躯紧紧贴在高志云的胸膛之上,此刻高志云完全没有当初和张美云回家探亲时候的闲情雅致,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挥着马鞭,一刻也不敢耽搁。

江宁刑场,人头攒动,坐于监斩台之上的,正是三个月前刚刚上任的江宁知府张海。

张海望了望天空,正午的太阳还有些烈。

旁边的师爷上来提醒:“大人,午时三刻已到,可以行刑了。”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

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张海点点头,拿起案几上带有“斩”字的令牌看了一眼,朝台阶下扔了出去。

刽子手喝了一大口酒,拿起手中的大刀,“噗”的一下将口中的酒喷在大刀之上。

杨如蜜的父亲杨正此刻就跪在刑场之上,一脸愤怒地看着天。

上天不公啊,如此冤屈竟然无处申辩。

接着杨正又想到自己的两个女儿,心中更是悲痛万分。

边上的刽子手安慰着:“不用害怕,我的刀很锋利,不会疼的。”

刽子手说完便高高扬起了自己手中的大刀。

杨正无奈地闭上了眼睛。

刽子手双手握刀,朝着杨正的脖子砍了下去。

“刀下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