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国子监唱歌(2 / 2)

朱标第一个站起来问道:“国公,四书五经之中您最喜欢哪一部?”

“如果非要选择一部的话,那么就是《诗经》。”

这个答案出乎了朱标的意外,他本以为云国公会选《春秋》或者《大学》。

站在一旁的宋濂也有些意外,毕竟治国之道的话,还得是《大学》、《中庸》和《论语》。

高志云缓缓地解释起来。

“《诗经》乃有记载以来最早的诗集,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我们可以从《诗经》所反映的方方面面来窥探周朝灭亡的原因,再回过头看看我大明朝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有同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和解决。而这些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之乎者也或者礼义廉耻可以解决的。”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说,《诗经》是周朝的一面镜子,我们更要好好地利用这一面镜子。”

“再者,《诗经》中的诗都是可以直接可以演奏的,根据所配乐曲的风格可以分为:风、雅、颂三类。仅仅是风一类便包括了包括周南、召南、卫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等十五种。”

“本国公尤爱《诗经》中的某些篇章,鹿鸣居的鹿鸣二字,采薇阁的采薇二字,均是出自于《诗经》。”

众皇子听得入了神,宋濂却再一次被高志云的博学震惊了。

宋濂自诩当代大儒,按照现代人的叫法就是顶尖的文学家,曾被朱元璋称为明朝文臣之首,足可见其学识之渊博。

高志云短短几句话便总结出了《诗经》的形式、特点,还教众位皇子如何从《诗经》中去看待周朝历史的问题,只此一个方面就令宋濂自愧不如。

这时,秦王朱樉提议道:“国公,既然你对《诗经》如此了解,能不能给我们演唱一曲?”

这个提议顿时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纷纷起哄起来。

高志云微微一笑,清了清嗓子。

“既然诸位皇子有如此兴致,那我就来一曲,这首曲子名为《采薇》,出自于《诗经》中的《小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

高志云一边用手敲击着桌面,一边用那低沉的嗓音演唱起来,将出征许久的将士卸甲归田的思乡之情深情地演唱出来。

二十几年征战的辛酸,激烈的战斗场面,运筹帷幄的模样,一幕幕浮现在高志云的眼前。

一曲唱完,高志云忍不住神伤起来。

众位皇子都能从高志云的歌声中体会到军中将士的艰辛,纷纷感动不已。

宋濂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此刻却已经老泪纵横,身体颤抖不已。

就在众人感动之时,有一个人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