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红烧大虾(2 / 2)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国公府的菜肴味道自不必说,毕竟鹿鸣居的很多菜肴都是高志云在自家厨房研制好之后才教给鹿鸣居的厨师的。

众人一边品尝一边连连称赞,毕竟他们之中只有王敬之去过一次鹿鸣居。

张海看着盘中的薯条却不知该如何下嘴,还是张美云拿起一根蘸了一点番茄酱送入他的口中。

外表酥脆,里面柔软,番茄酱酸甜可口,确实是一种从未品尝过的味道。

众人在王敬之的带领下纷纷向高志云敬酒,虽然名义上他们是高志云的岳父,但官职上却相差甚远,更何况很多人有今天的官职都是因为高志云的帮助才得到的。

这是众人第一次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到这其乐融融的画面,高志云心中也十分高兴。

毕竟,去年这个时候高志云还躺在床上养伤呢。

众人频频举杯,不一会儿高志云已经有些微醺了。

就在此时,李公公走了进来,身后的小太监手上拎着一个锦盒。

高志云连忙带着众人站起身来。

李公公一脸笑容地走到高志云面前,开口道:“云国公,小人有礼了。这是皇上御厨的年菜,第一道菜便送到云国公府上,足见皇上对国公的恩宠。”

高志云上前握住李公公的手,悄悄地塞了十两黄金,言语上自然是多谢皇恩浩荡。

这么多人在场,李公公也不好推辞,只好默默地将黄金塞进衣袖之中。

李公公走后,高志云慢慢打开锦盒,接着便笑了起来。

锦盒之中是一道红烧大虾,寓意着仗义、讲义气、兄弟情深。

高志云不禁感慨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在古代,大虾的谐音是大侠,而大侠当然是讲义气的好兄弟。

虽说有些牵强,不过终究是表达了人们对情感的一种寄托。

更何况,朱元璋和高志云近三十年的感情远远不是一道红烧大虾就可以表达的。

王敬之、张海、姜泽等人心中更是对高志云钦佩不已,要知道这第一道年菜的分量远远比万两白银要重得多。

高志云夹了一个品尝,味道还算不错,应该是自己派去的厨子做的,接着便把其余的分给其他夫人。

张美云细心地将虾皮剥去,然后放入父亲张海的碗中。

今天的张美云尤其高兴,不仅仅是高志云贴心地派人将父亲从江宁接来团聚,更是因为高志云将她的座位安排在右侧的第一个。

要知道,在明朝是以右为尊,胡惟庸此时是左丞相,七年之后才代替徐达荣升为右丞相。

在众位夫人之中,张美云的父亲张海是正四品的江宁知府,比王钟瑶父亲王敬之的刑部尚书可是整整差了两品。

就是这两品的差距,是无数官员穷极一生都无法跨越的鸿沟。

更何况姜佩瑶的父亲姜泽这位正三品的户部侍郎也只是坐在右侧的第二张桌子上。

高志云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用意,张美云是所有夫人中除了赵敏以外最有大局观的,面面俱到且沉着冷静。

其他夫人各有长处,不过若论高志云的左膀右臂,那么自然非赵敏和张美云莫属。

就在此时,刘策脚步匆匆地来到前厅,俯身在高志云的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