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交个朋友(2 / 2)

“全凭国公吩咐。”

来到明朝之后,高志云实实在在锻炼出一种识人断物的本事,而不是靠着一开始那些简单的历史知识来识人了。

更何况高志云以前知道的都是徐达、刘伯温、胡惟庸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那些二品尚书、三品侍郎一个都不认识,更何况官职更低的那些人了。

王敬之、张海、姜泽就是以前高志云从未听过的名字,如果他们不是自己岳父的话,高志云平日里也不会搭理他们,更别说给上赶着给他们争取官职了。

“张老板,昨日喜宴上所用的酒水是哪一家的?味道醇厚不上头,实在是难得的美酒,本国公想认识一下酒庄的老板,不知张老板可否给我引荐一下。”

“国公果然厉害,昨日的酒水乃是苏州城最有名的酒庄所酿,老板名叫宁之茂,家中世世代代都是酿酒的。”

苏州自古繁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产美酒。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都曾写诗称赞过苏州的美酒,而高志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潇洒超凡,朗朗上口,尤其是经过周星驰在《唐伯虎点秋香》里的精彩演绎后,更是被后人奉为经典。

明代建国之后,饮酒之风日盛。生来嗜酒的朱元璋得天下后不久就下令在金陵城内外建十余座酒楼,不过规模都不及鹿鸣居的一半。

金陵城内的酒肆比比皆是,不过大都是路边的小店,类似于日本人的居酒屋。

普通人家来了客人都会拿酒招待,更别提富贵之家了,甚至没有客人的时候自己都会来上几杯。

高志云原本不喜欢酒,可是官职在那里摆着,朝廷宴会、官员娶亲等都会邀请高志云赴宴,一来二去高志云也就习惯了。

平日里赵敏她们也会在晚膳时给高志云斟上几杯,高志云也从不推辞,酒能助兴,这一点高志云可是屡试不爽。

偶尔高志云也会和夫人们一起饮用桃花酒、桂花酒,这些酒都是高志云亲自研制的,度数不高还能美容养颜,深受夫人们的喜爱。

至于文人墨客,无论吟诗论文,还是谈艺赏景,更是无酒不成会,无酒不能吟诗作对。

明朝建国七年,民生安稳,粮食日益增多,酿酒技术也有提高。

酒类主要有四种:一是宫廷监酿之大内酒;二是光禄寺按照大内之方所酿造之内法酒;三是士大夫家的家酿;四是民间市肆酿制之酒。

高志云在鹿鸣居旁边也建了一所白酒坊,酿制出来的白酒专门供给鹿鸣居的客人饮用。

可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目前这家白酒坊只能酿造三种白酒:满殿香、秋露白、荷花蕊。

高志云翻阅古籍得到了很多古人的酿酒之法,比如佛手汤、桂花酝、竹叶青等,起码有五六十种,不过暂时没有那么多精力来研制。

这次杭州之行,高志云也品尝了绍兴的花雕酒,醇厚甘甜,柔和芳香,回味无穷。

待迎春楼开业后酒水的用量就更大了,多选几种品质上乘的酒水也成了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