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归宁之礼(2 / 2)

王诗晴已经守了七年活寡,如果嫁入国公府得不到宠幸的话,那么和守活寡又有何区别。

王诗晴知道母亲是关心自己,于是凑到母亲的耳边偷偷讲明了两人洞房的情况。

岂料王诗晴的母亲听完就震惊了,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张得可以塞下一颗鸡蛋。

王诗晴俏脸微微泛红,身为大家闺秀的她怎么都没有料到有一天会将自己的深闺秘事告诉她人。

不过想起高志云那健美的身材和床榻上的活力,王诗晴心底泛出一丝丝涟漪。

等母亲反应过来,拉着王诗晴的手再次确认道:“女儿,你说得都是真的?”

王诗晴娇羞地点点头。

王诗晴的母亲既为女儿高兴,心里又有些不平衡。

王诗晴的母亲今年四十有二,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

听到高志云在床榻之上的表现,再想想自己的相公,那真的是天差地别啊!

尼玛,人家国公一晚上可以行房三次,你才三秒,搞毛线啊!

尼玛,人家国公比你大五岁都这么有精力,你的精力去哪儿了?

尼玛,这糟老头子不会在外面包养了几个小妾吧?

其实,王诗晴母亲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根本没有什么小妾,自己的相公只是单纯的不行而已。

想着想着,王诗晴的母亲竟然有些羡慕起女儿来,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自己都快二十年没有体验过了。

王诗晴拉着母亲坐在床边,开心地说着和高志云待在一起的种种趣事,从小到大都没能实现的太湖泛舟昨日也体验了。

半个时辰过去,丫鬟过来请二人到宗祠去。

归宁第一礼乃告上礼,也就是新娘父亲率领众人前去宗祠禀告祖先的礼仪。

《礼记》有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古代女子成婚是大事,尤其是嫁入皇宫或嫁给朝廷重臣。

上事宗庙以表延续祖先血统,保持祖先家风;下继后世再表教育后代,承传祖德,光大门楣。

王家是苏州大户,王诚是宗族的长老,如今女儿嫁得良婿,族中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

王家祠堂修得十分气派,众人按照祖宗规矩行礼。

高志云乃当朝一品,平日里只跪皇上,今日看在王诗晴的份上,也亲自在王家祖宗牌位前磕了三个响头。

这一切王诗晴都看在眼中,知道高志云是为了自己才做的,更明白这三个响头的份量到底有多重。

要知道高志云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跪拜磕头行礼,在朝堂上是没有办法的事,平日在御书房里高志云都只是和朱元璋打个招呼,径直到座位上泡茶喝茶去了。

王家族人又何曾想到呢?

当朝一品大员在祠堂磕头,不止在场的众人脸上有光,就连王家祖先脸上都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