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王瑞栴
实话实说,从某些方面来讲,杨嗣昌还算是一个务实的人,一个肯干事实的人。
接到朝廷的明确诏令后,杨嗣昌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没有像别的督师那样重视仪式,直接带着仆人和锦衣卫护卫数十人,轻装简从地来到了襄阳城。
杨嗣昌到任后,采取了重用京营黄得功、凤阳副将牟文绶和颍州副将刘良佐的策略,三位大将同仇敌忾,与西军接连发生大战十五场,胜多败少,西军却因为缺乏粮草,开始渐渐地支持不住。
张献忠按照军师徐以显的策略,派人将俘获的罗岱送给曹操罗汝才处置,希望罗汝才能够带兵南下,减轻自己方面的压力。
而张献忠本人则是一方面将伤员安置在民间,一方面开始整理部下骑兵,准备跳出官军设置的包围圈,向南面进军。
令张献忠异常惊喜的是,罗汝才在接收到罗岱以后,没有杀害罗岱,还是以同族之人,将其安置在自己的军中,罗岱因此非常感激,从此走上了与明军抗衡的道路。
罗汝才在罗岱的建议下,率领所部数万大军,直接进攻南阳府和新野县,南阳府是河南重镇,城内储存有大量的军用物资,不容有失,杨嗣昌不得不调整部署,派遣战斗力最强的黄得功所部北上支援南阳,牟文绶所部撤围支援新野。
两部明军北上以后,明军的包围圈就撤出了一片空档出来,张献忠没有放过这一战机,放弃了伤员和少量的步兵,率领大部分人马选择撤离谷城,没有从道路险峻的南面南下,而是利用黄、牟两部留下的空档,向东疾行,先是击破堵截的刘良佐部人马,然后迅速跳出明军的包围圈,向明军防守薄弱的枣阳、随州一带进攻。
两地没有明军驻扎,仓促召集起来的百姓和乡勇,别说抵抗了,甚至主动打开了城门,无论是枣阳还是随州,都被西军快速占领。
随州在夏收后储存有海量的粮草,由于城破迅速,地方官来不及焚烧粮草,西军就已经大量入城,并且迅速控制城内各处要地。
张献忠在随州获得了超过十万石的粮草物资,并且将这些物资用来招兵买马,四方百姓本来就对朝廷掠夺式的税收政策非常不满,纷纷投靠张献忠,使得西军很快又召集到了十万大军,对外则是号称三十万。
张献忠一面命令手下将领对前来投靠的百姓,分组编队,抓紧训练,一方面为了兵贵神速,他自己亲自率领主力进攻德安府,前锋三鹞子不顾德安府城还没有攻下,自告奋勇率领一支偏师直逼德安府下辖的应城县,应城前方就是富庶的汉阳府汉川县,连同更后方的汉阳府城以及江对岸的武昌府,顿时都是一片风声鹤唳,两地的有钱人家,纷纷租船,顺江而下,逃向南京方向。
可见大明湖广一带有钱有势的人,内心是惧怕到了极点。
因为在谷城蛰伏一年的张献忠,在徐以显的帮助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纯土匪强盗团伙,变成了一个爱民的团体,不仅严禁所部军队骚扰百姓,还不断接济贫困潦倒的饥民,很快便赢得了湖广一带穷苦老百姓的人心。
张献忠更是让以王泗为首的穷苦翻身将领,带领各地的穷苦百姓,开展打土豪的斗争,这是一场阶级解放,使得湖广北部的大地主们朝不保夕。
而且不仅如此,张献忠在撤离谷城时,下令将拆毁大部分城垣,使得谷城的防御能力大降,宣城自己未来一定会打回来;
同时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张献忠派人将之前告示中注明的贪污受贿的官员再度刻在谷城的城墙上面,包括索贿的金额、具体地点、时间、官员姓名、索贿的次数等等,全部刻的一清二楚,可以说上到熊文灿、方孔炤,下到阮之佃、林铭球等等姓名,全都出现墙面。
张献忠用这些事迹,来表明自己重新起事是非常正义和正当的,同时也像全大明百姓宣扬了大明官场的严重腐败,这一切都起到了非常正面的作用,德安府应城县本地秀才潘独鳌,在张献忠率领大西军到来以后,亲眼见证了西军的军纪严明,对普通老百姓是秋毫无犯,因此认定张献忠有帝王之相,率领全族人丁投靠张献忠,张献忠礼贤下士,亲自考察一番后,将潘独鳌用为副军师。潘独鳌是继徐以显以后,张献忠的又一个重要的谋臣。
张献忠的眼光很高,能入他的法眼的文人都有一定处理实务的能力,他不会拘泥于人才的文凭和学历,只是看中人才的真才实学,比如徐以显,是一个举人,潘独鳌是一个秀才,后面还会有连功名都没有的汪兆麟。
张献忠真可谓把不拘一格降人才用到了极致,所以这个时期的张献忠有了一种非常顺利的感觉,这使得他更加不把湖广的各级官吏放在眼里。
但是有一人除外。
张献忠在离开谷城时,派人在谷城城墙上刻有贪官污吏的名字和事迹,在文章的末尾有一句话,是用了极其昂贵的朱砂给标红的字,那就是“不纳我金者,唯王兵备一人尔”,这个张献忠口中所称的唯一敬佩者,没有贪污索贿的官员,名字叫王瑞栴。
王瑞栴是浙江温州永嘉人,天启五年进士,为人一向克己奉公,在襄阳的时候,多次拒绝张献忠的拉拢和上供。当张献忠造反的时候,王瑞栴不在襄阳,正在武昌向巡抚方孔炤述职,得知张献忠造反的消息后,急忙乘船匆匆赶回,在汉阳府得知西军前锋已经到达了应城,而应城压根没有驻军,王瑞栴不辞劳苦,主动请缨,疾行前往应城,在湖广巡抚方孔炤的支持下,接管了应城的防务,在他的感召下,竟然使得原本一团散沙的城内百姓和附近乡勇换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使得应城这座小城在三鹞子张国兴的猛攻之下,得以保存下来。
确保应城的安全,可以说王瑞栴是功不可没。
但是湖广巡抚方孔炤的内心非常清楚,应城内本无精兵,仅靠着少量的士民百姓很难久守。
而自己的麾下仅有抚标营人马不足千人,只得派人接连催促身在黄州府蕲水县兰溪口的张鹿安率部急速西进,不要前往襄阳了,直接沿着水路挺进应城,救援危机当中的兵备道王瑞栴大人。
(本章完)
第413章 王瑞栴
实话实说,从某些方面来讲,杨嗣昌还算是一个务实的人,一个肯干事实的人。
接到朝廷的明确诏令后,杨嗣昌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没有像别的督师那样重视仪式,直接带着仆人和锦衣卫护卫数十人,轻装简从地来到了襄阳城。
杨嗣昌到任后,采取了重用京营黄得功、凤阳副将牟文绶和颍州副将刘良佐的策略,三位大将同仇敌忾,与西军接连发生大战十五场,胜多败少,西军却因为缺乏粮草,开始渐渐地支持不住。
张献忠按照军师徐以显的策略,派人将俘获的罗岱送给曹操罗汝才处置,希望罗汝才能够带兵南下,减轻自己方面的压力。
而张献忠本人则是一方面将伤员安置在民间,一方面开始整理部下骑兵,准备跳出官军设置的包围圈,向南面进军。
令张献忠异常惊喜的是,罗汝才在接收到罗岱以后,没有杀害罗岱,还是以同族之人,将其安置在自己的军中,罗岱因此非常感激,从此走上了与明军抗衡的道路。
罗汝才在罗岱的建议下,率领所部数万大军,直接进攻南阳府和新野县,南阳府是河南重镇,城内储存有大量的军用物资,不容有失,杨嗣昌不得不调整部署,派遣战斗力最强的黄得功所部北上支援南阳,牟文绶所部撤围支援新野。
两部明军北上以后,明军的包围圈就撤出了一片空档出来,张献忠没有放过这一战机,放弃了伤员和少量的步兵,率领大部分人马选择撤离谷城,没有从道路险峻的南面南下,而是利用黄、牟两部留下的空档,向东疾行,先是击破堵截的刘良佐部人马,然后迅速跳出明军的包围圈,向明军防守薄弱的枣阳、随州一带进攻。
两地没有明军驻扎,仓促召集起来的百姓和乡勇,别说抵抗了,甚至主动打开了城门,无论是枣阳还是随州,都被西军快速占领。
随州在夏收后储存有海量的粮草,由于城破迅速,地方官来不及焚烧粮草,西军就已经大量入城,并且迅速控制城内各处要地。
张献忠在随州获得了超过十万石的粮草物资,并且将这些物资用来招兵买马,四方百姓本来就对朝廷掠夺式的税收政策非常不满,纷纷投靠张献忠,使得西军很快又召集到了十万大军,对外则是号称三十万。
张献忠一面命令手下将领对前来投靠的百姓,分组编队,抓紧训练,一方面为了兵贵神速,他自己亲自率领主力进攻德安府,前锋三鹞子不顾德安府城还没有攻下,自告奋勇率领一支偏师直逼德安府下辖的应城县,应城前方就是富庶的汉阳府汉川县,连同更后方的汉阳府城以及江对岸的武昌府,顿时都是一片风声鹤唳,两地的有钱人家,纷纷租船,顺江而下,逃向南京方向。
可见大明湖广一带有钱有势的人,内心是惧怕到了极点。
因为在谷城蛰伏一年的张献忠,在徐以显的帮助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纯土匪强盗团伙,变成了一个爱民的团体,不仅严禁所部军队骚扰百姓,还不断接济贫困潦倒的饥民,很快便赢得了湖广一带穷苦老百姓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