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陈貂寺:陛下何故造反?(2 / 2)

太仆章少容,廷尉李肆,皆是穰侯魏无羡的心腹重臣,亦是穰侯派中的擎天梁柱。

按照这个方案,帝乙将重用、提拔章少容、李肆为相,从而换来穰侯派对“迁豪强入关中”之事的支持。

表面上是在向他们妥协,实际上却是在分化彼辈。

毕竟,谁能拒绝“拜相”的诱惑呢?

而穰侯魏无羡,又岂能容忍“相权”被别人瓜分?

但在此策之下,就算他心里有十二万个不甘心,也不敢、不能公然反对。

否则他们内部就要分崩离析,章少容和李肆必然会投向帝党。

如此一来,不仅此策可顺利推行,穰侯魏无羡也将面临众叛亲离的结果,可谓是一举两得、双赢局面。

他们帝党里外里赢最少两次,是谓:双赢!

一想到这里,陈貂寺就忍不住为这个天才般的创意拍案叫绝。

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种阴损的“阳谋”。

“用君儿的话说,这叫借力打力,移星换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帝乙从容一笑,“朕早有盖独相制为群相制的念头,只是朝局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直不知该如何下手。”

“此策奇正相合,正合朕意,可谓是一举数得,岂不美哉?”

“待天下豪强入关中后,朕可尽收天下豪杰,再行拜相之事,削减穰侯党羽,从容分割相权。”

“先为左右相,再立三公九卿,最后建政事堂,简拔有功之臣,或是三五人,或是七九人,并立于政事堂中,皆为参知政事。”

“如此一来,毋须与穰侯正面冲突,亦可行罢相之实,对他进行从容处置。”

“甚至于,待得时机成熟,还可改制朝堂,改三公九卿制,为三省六部制,尽收大权于帝手,再集天下之力,从容踏平漠北,征伐南蛮,建不世之功业,延大秦之国运!”

任何帝王都有集权之心,这是刻在他们灵魂深处的本能。

尤其是在帝权与相权冲突数百年,矛盾日益严重的大秦。

而“政事堂群相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就是帝王集权的巅峰手段。

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无数权谋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精华。

甚至于,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帝乙还准备听取姜承乾的建议,在内庭建立“军机处”、“内书房”,正式拜陈貂寺为“内相”。

从制度上底定“内外相制”、“帝主掌控一切”的根基。

而听完帝乙的这番设想,陈貂寺也不由得叹为观止。

当即谓然一叹道:“君儿莫非果有天绶?否则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奇思妙想,而且每一条都切实可行,好似经过了验证,无数智计国士,深思熟虑后经过实施、验证后的结晶。”

“若非亲眼得见,臣真是难以置信。”

听到这话,帝乙也不由得微微失神,甚至生出一种深深的“自卑”。

日前他初闻这些计策,也是这般想法。

甚至于,因为这些计策看起来太过成熟,太有诱惑力,太切实可行,让他都忍不住有点怀疑人生、不敢相信。

直到陈貂寺见之惊为天人,他才真正下定决心。

甚至都不敢对陈貂寺全盘托出,依然还保留了几分核心精髓的计策。

“是啊,此莫非天绶?”

念及于此,帝乙幽幽一叹,心情陡然变得相当复杂。

这些计策看似千锤百炼,实则也是久经考验。

几乎每一条都直指要害、鞭辟入里,字里行间写满了“集权”二字,尽收威权于帝主之手。

如此通天彻地的智慧,如此娴熟老辣的帝王手段。

除了天授之外,帝乙想不到第二种可能性。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陈貂寺见状连忙俯首拜倒在地,“得公子君,我大秦国运,必可延绵千年万载,建不世之功业。”

“陛下神归九泉龙庭之日,必为历代先帝赞赏,掌握龙庭权柄。”

“若是公子君有高举神庭之日,陛下或许亦有登天之机!”

一看帝乙的情绪不对,陈貂寺毫不犹豫地对他祭出了“大画饼术”。

在陈貂寺看来,姜承乾所献之策,可谓是天衣无缝、万无一失。

犹如层层枷锁、降龙伏虎,任你盖世豪杰,入此彀中亦难伸张。

只能黯然失色、“束手就擒”,为大秦、为赢氏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区区魏无羡何足挂齿?此乃千秋功业,成于一朝矣。

如此“天命帝主”、“圣王在世”,又岂能不尊之、奉之?

说句不好听的:就凭此策,帝乙不给姜承乾磕一个都说不过去。

如果还整出个“父子失和”来,帝乙的一世英名,必将付诸东流。

说不得,他陈貂寺都要来一手“大义灭亲”,“陛下何故造反”了!

不对!君儿才是“亲”,你赢伯寿算什么闲杂人等?

我也不想“叛变”,可是他叫我“仲父”耶。

以后还是别联系了,我怕君儿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