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杀鸡用牛刀(1 / 2)

赵构接到济州岛的情报,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十三姐的通达商行,也有着搜集情报的功能,所以赵构才下这么大力气去招募退役士兵参与护卫队的组建。军队系统,赵构用起来,还是放心的。

赵构召集枢密院参谋部主管人员、国防部王渊、梁景的安情局、海军司令韩世忠,召开了代号为“风云一号行动”的军事绝密会议,目标,直指高丽济州岛,借口,现成的。

宋国通达商行济州岛分行,这几天每天遭遇土匪袭击,损伤惨重,通达商行海外济州岛分行主事陈家秀被土匪所伤,伤情严重,商行损失惨重。现在商行护卫首领言小七已经飞鸽传书通达总行,请求火速支援,情报显示,有当地驻军参与此事,势力不容小觑,仅仅凭借商行现有的护卫,只能坚持五到七天,十万火急。

当参谋部的参谋人员还在为是否关系到两国关系和战争是否会扩大化而争论不休的时候,赵构怒火万丈,拍案而起,硬邦邦丢下一句话:“我早就说过,犯我宋国者,虽远必诛。参谋部是不是和平饭吃多了,骨头酥了?你们拿不出方案,梁景,你的安情局负责策划此事。”

“梁景定不辱使命,安情局会以雷霆万钧之势,一扫这些跳梁小丑于无形。”梁景依旧是不温不火的语气,但话里那种万丈豪情,王霸之气,尽显无余。

参谋部现在是汪若海抓总,刘浩主持日常工作,这是赵构第一次毫不客气地点名批评,而且话头很重。军队最大的职能机构,关键时刻还在争论,完全没有领会赵构的战略意图。汪若海和刘浩,在以前的军事行动中,可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就变圆滑了吗?还是另有隐情?但不管是哪种情况,赵构绝对不容许对自己的战略思想领会不透,思想不换,就换人!

汪若海和刘浩互相看了一眼,汪若海朗声回答道:“请陛下放心,参谋部的计划,明天一大早就会放在您的案头。”

赵构点点头,这两个人的能力不是问题,问题是有点瞻前顾后,顾虑太多,因为牵扯到各方利益。现在,各个部院各司局里,已经有避战免战的思想意识在蔓延,好在内阁李总丞在压制着,也和赵构汇报过,赵构冷笑一声,回答道:“中山府和雁门关的血,还没有凉透,他们的心就冷了?”

梁景的安情局早就把资料摸得清清楚楚,赵构指示监察署理院、御史督查院约谈了几名部级高官,这才遏制住这股风气。但赵构顺便也约谈了监察署理院院长谢克佳,这是唯一在大楚伪逆事件中,明确挂印封官之人,既有文人的骨气,也有六部工作的经验,同时对赵构的上位,第一个写联名推举的留守百官之人,赵构对此印象很深。

御史都察院院长马伸,是有名的“马大炮”,性子直爽,曾在朝会上大骂张邦昌之伪政权不得人心。但任何朝代,当这个傀儡皇帝,向来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张邦昌虽然是“伪帝”,但毕竟也是帝,可就是这,也不敢治马伸的罪,只能让他骂个痛快。

宣传部部长现在是赵子崧,(字伯山),是燕懿王赵德昭的五世孙,与康王算是皇室远亲,知陈州知府。在赵构尚未登基前,联名勤王,被赵构一纸大帅府的军令摁在陈州,对稳定当时的局势,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尤其是在外戚宗室这个圈子,赵子崧是第一个振臂一呼支持赵构上位的,赵子崧和郓王赵楷一外一内,奠定了赵构皇帝宝座的牢固基石。

鉴于此,赵构把赵子崧直接调入宋国中枢部门,担任非常重要的宣传部部长一职,主管宋国的喉舌。而且,在赵构的耳提面命下,宋国的第一份官方喉舌——《宋报》,正式出炉。

赵构指示赵子崧,要充分利用宋报的官方身份这个有利武器,最大程度地统一宋国军民的思想。为此,赵构亲自撰笔,以“宋一民”的笔名,写了一篇题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评论,引发宋国官场甚至民间的大讨论,加上陈东、赵鼎、邓肃等笔杆子,纷纷投稿引领主流,宋国上上下下,已经被这种忧患意识和战备意识所充斥,现在这个时候,谁要是妄谈天下和平,一定会遭到炮轰。

但赵构是需要不同的声音出现的,他指示赵子崧,只要不是反动言论、卖国之声,来自官场和民间的声音,尽管刊登。真理,是需要历经磨砺,才能折射光芒。

理顺好关系,统一了思想,行动才会有保障。前线和后方,必须高度统一才行。想当初,一代伟人曾就出兵半岛的问题展开大讨论,就是要统一军民思想,打出了半个世纪的安宁,赵构深知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这次出兵济州岛,赵构将亲自带队,他要彻底一次性解决济州岛的问题,就要处理好和高丽乃至日本的关系,处理好了,这个钉子,就会稳稳当当地楔进去,这块跳板,必须确保稳妥。

现在,宋国已经按照赵构的第一个强国计划,在发力奋进。李纲的政务内阁空前的团结,有争议、有抗议、有异议,但不会掣肘节外生枝,这一点,是赵构特意叮嘱的,工作上有意见,可以敞开提,但一旦形成决议,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执行力这三个字,是赵构对李纲的政务内阁提到的最多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