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白来,不白来。
毕勤哥心中还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只是还没有和手下的大臣说。今天趁着高兴,不妨先和大宋帝国的皇帝沟通一下。
毕勤哥满脸兴奋,说道:“陛下,我有一个不很成熟的想法,想听一听您的意见。”
“哦,请说。”赵构倒是有些意外,还有什么?
“我想将高昌回鹘变成大宋帝国的一个特管区,就叫高昌回鹘特管区,如何?”毕勤哥下定决心说道。
赵构一愣,身子不由得前探,低声问道:“什么?你再说一遍?”
“陛下,我高昌回鹘国愿意成为大宋帝国的一个特管区!”毕勤哥郑重地一字一句说道。
赵构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低声说道:“郓王留下,其余人退下,今天屋内所说,严守纪律,一字一句不得外泄,违令者,军法处事。”
其余人急忙起立揖礼告退,屋子内,只留下赵构、赵楷和毕勤哥,连岳云都退了出去。
“毕勤哥陛下,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赵构一脸平静地问道,心里面却是波涛汹涌。
赵楷也是有点转不过弯来,这个话题的变化太大了,简直有点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感觉。
毕勤哥这句话说出来,也就不再藏着掖着,索性直抒胸臆,笑道:“陛下,其实这个想法,我在当初延合大联盟成立的时候,就有。您知道,我的高昌回鹘处于三国四地之间,西面是喀喇汉,中部和东北和西辽接壤,南面分别是和吐蕃以及西夏,既是要地,也是死地,谁都能吃一口。这百十年来,我高昌回鹘历经几次大的分裂,始终不能完成统一,固然有内部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谁都对我高昌回鹘虎视眈眈。要不是您成立的延合大联盟,我估计,耶律大石第一个就会拿我开刀,不怕说句丢脸的话,周边哪个国家,我们也干不过,就是在夹缝中生存。”
毕勤哥说到动情处,也是两眼婆娑,国情也确实如此,也就难为这位国王,能在如此环伺之下保持高昌回鹘屹立不倒,说明毕勤哥的手段和眼光有其独到之处。
这四年,因为有延合大联盟机制,高昌回鹘的处境大为改观,经济和军事实力明显增强,但也是由于地理位置,没有什么资源优势和支柱产业,依靠纯手工制造业和畜牧业,加上大宋帝国商道的开通,以及农业技术的支持,勉强解决了温饱,要说飞速发展,还谈不上。
越是到后来这两年,越是感到发展的瓶颈,高昌回鹘该怎么发展?道路该怎么走?以什么为发展核心?这些问题一一摆在毕勤哥的案头上。当他勉强逐一捋顺的时候,发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所有的发展,都是围绕着大宋帝国的脚步来进行,一但跟不上,马上就会产生断链的危害,皆是因为自身造血机能的不足。
毕勤哥这两年可没有闲着,他在大宋帝国成立第一个实际特管区高丽国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而塞北特管区的成立,已经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对一个世仇敌国,居然能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纳入自己的版图,而且,现在的塞北特管区近乎八成的官吏依旧是金国的旧有人员,但是在以赵鼎为首的特管区政府领导下,已经成为大宋帝国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一个大宋帝国“大粮仓”的建设,就让塞北特管区两年之内,财政收入连续翻番。
作为唯一一个延合大联盟里面访问过塞北特管区的国王,毕勤哥对这片黑土地上迸发出来的发展势头,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
于是,毕勤哥这两年没有干别的,就是到大宋帝国各个地区考察,特别是不远万里到大理、到吐蕃,每到一个特管区,都深入到基层,把见到的、听到的、看到的,详细记录下来,然后回去命人整理成册,然后形成高昌回鹘指导性文件。
这些,赵构都是知道的,也在心里对这位勤劳务实的君主有一份钦佩之情。
越是这样,毕勤哥越是能够看透事情的本质,这才有了更加明晰的思路,也就是为什么每次延合大联盟的峰会,他都要亲自出席,一方面是一种态度,另外一方面就是学习,每次大宋帝国出席的,不是李总丞就是赵副丞,都是大宋高层里面的精英分子,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四年下来,毕勤哥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高昌回鹘要想真正发展,必须真正融入到大宋帝国的体系建设中,换句话说,高昌回鹘要归顺大宋帝国,力争成为大宋帝国的一个特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