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漠北蒙古,赵构目前的策略是“政治经济为主,军事手段为辅”。从复习六年金国覆灭,蒙古各部着实安稳了很多,加上赵构发展的重心在海洋和欧洲大陆,对于近在咫尺、疥藓之患的蒙古,并没有放在心上。
可如今看来,有些人还是有野心啊。
那就不妨教教他如何做人、做一个好臣子。
当赵构把这个想法巧妙地透露出去的时候,两院的争论逐渐消失,转而向如何对待漠北蒙古部落的问题上。
可是大家却逐渐发现,官家早已布局在前,皇议殿直属两大军团之一的背嵬军出动,已经让众多人猜疑,但因为是宁王在前面挡着,大家也就没有深思熟虑,但是漠北战区的成立,如果众人再猜不出官家的想法,那就不能在两院待着了。
至于漠北战区的成立,那就不是他们所能置喙的了,军队的事情,枢密院的几位大佬都没有说什么,他们可不能没有眼力劲儿。
就这样,赵构利用宣德府事件,巧妙布局,既消除了由此引发的一些不利影响,有顺势布局成功,还提拔重用了完颜恕等人,可谓一举三得。
复兴十七年春,北方地区骤然出现倒春寒。
虽然赵构已经在今年年初,严令各路各府密切注意今年春天出现的春寒灾情,但是今年的倒春寒,还是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刚刚进入三月,一股忽然南下的冷空气席卷整个北方地区,就连燕京府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寒冷。
皇议殿的地龙重新烧起来,驱散了春寒,但是皇议殿的所有人员,还是感受到了赵构的脸色不喜。
虽有严令,执行不决,这就是问题。
或者说,下面的官吏还是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这次灾情的严重,说到底,还是人们的认知不足。
小冰河时期不是短时期,而是相对于这个历史长河中,比较集中的这一段时期,或许是三五年,或许是十来年,更有可能会是半个世纪。
作为赵构,这些年为什么致力于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就是要打造全世界的和美与共,大家是一个大家庭,有困难,要集体扛。
如果仅限于大宋本土,赵构相信,再有十年二十年,也能应对自如。但如果整个北方、西域、漠北全部发生灾情,面对如此大的天灾,他们要生存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集全族之力南下和东征,向大宋这块美美的肥肉一头扑过来,就像饿狼一样。
如果那个时候,大宋面临的,不仅仅是天灾,更重要的是人祸引发的战争。
孰轻孰重,赵构作为后来人,怎么能不明白?所谓未雨绸缪,不外如此。
现在,整个欧洲大陆尽在我手,印度洋和太平洋已经是大宋舰队的天下,皇后大陆、朵力半岛等飞地,已经为内地输送活力,整个大宋的战略储备已经完成全面布局。不说别的,单粮食这一项,足以应对未来五到十年没有问题。
至于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发,火煤和火油,已经成为大众能源需求,虽然现在的技术还谈不上高科技,属于粗放型,但是这也领先这个世界几乎是百年前沿,天机院小型蒸汽机已经进入试验运行阶段,据说反应良好,钢铁冶炼技术正日新月异创新发展,铁路的发展已经开始,赵构要在未来五十年,打造新的交通格局,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崛起和复兴。
复兴百年计,三代人使命。
这就是赵构心中的宏伟蓝图,面对这样一个跨世纪的蓝图缔造者、实践者,赵构要培养的,可不单单是德王、宁王这一代人。
赵构指示宁王,开放叶密立龙骨河榷场,关闭西夏自管区黑水镇燕军司额济纳榷场和大宣路大盐泺榷场,让咸平路总督李纯致信汪古部那颜阿忽刺,到大同府觐见宁王。
宁王现在是“钦命皇议殿西域巡查使”“钦命皇议殿赈灾救灾委员会副主任兼前线指挥部总指挥”,节制西域诸军各府,有便宜行事之权。
赵构不偏不向,德王、夏王欧洲大战历练,接下来就是宁王放出去替自己分忧,自己的儿子,该使唤还是要使唤的。
不过这次赵构为宁王派足了帮手,飞狼军和背嵬军都配属给了宁王,大西域自管区和塞北自管区都在他的督查范围,就是欧洲自管区,汪伯彦也接到了命令,要全力配合宁王的这次赈灾救灾行动。
汪伯彦更是无话可说,不就是因为当初宁王的事情自己跌落神坛,多亏赵构网开一面,这才有了政治生涯的第二春,这下宁王外巡,自己再做不好,那就只能怪自己老糊涂。
无形中,宁王的权利达到了顶峰,即使在监国期间,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利。
宁王大同府设立钦命行营,一道道命令从这里发出去,整个大西北军民人等,全部投入到抗击灾情的大战之中。
一直到五月,灾情得到基本控制,补种的春小麦和春玉米等农作物,长势良好,红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大量补种,加上已经到位的赈灾粮食储备,整个大西北基本上走出了灾情的阴影。
宁王的名声在大西北再度成为老百姓顶礼膜拜的对象。
宁王却从大同府转道高昌府,开始二轮巡查灾后重建事宜,这次,随队护卫的,顾卫国的飞狼大军。
张宪的背嵬军,已经提前前往叶密立,和飞鹞师汇合,驻扎塔城军事基地。
这里,距离龙骨河榷场只有不到一百里。
这里,才是宁王开辟的第二条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