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终结阿刺勒(1 / 2)

巴彦此刻的身体,又累、又酸、又肉疼。

巴彦此刻的心情,又恨、又怕、又不甘。

昨晚连夜开拔,好不容易来到阿刺勒城下,却抬头看见,城头变幻大王旗,飘扬着的,正是大宋浴火凤凰旗。

在明显加固的城墙上,两排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城外,粗略一看,不下四十门霹雳炮。

从认军旗上看,隶属大宋塞北战区黑虎军团,但是巴彦并不知道大宋新成立的漠北战区就是专门针对他,或者说整个漠北地区蒙古部落。

更让巴彦感到可恨的是,城头上,明显还有粘拔恩部(乃蛮部)、吉利吉斯部、豁里秃麻部、泰赤乌部等蒙古部落的旗帜,在心里大骂这些蒙古部落“无耻、叛徒、走狗”之类的话,却又显得连词汇都是惨白无力。

更让他感到心中害怕的是,自己的大军里面,可还是还有蔑儿乞部和乞颜部的近一万大军,要是阵前倒戈,可是一个大麻烦。

好在还没有看到这两部的旗帜,应该是被击溃逃往北上了,这是最好的结局,阿刺勒本就是蔑儿乞部的老巢,猜都能猜出这里发生了什么。

随着朝阳的渐渐升起,远处地平线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骑兵,从东西两个方向逐渐压了过来,虽然速度不快,但是那种堵墙而进的压力感却犹如巍峨的哈丁里山一样压在巴彦整个大军的头上。

巴彦忽然有一种轻松感,瞬间传遍整个身体的四肢百骸,不走了,也走不了了,那就在此一了百了吧。

身后响起急促而凌乱的马蹄声,应该是断后的卓木赶了上来,马蹄声都乱了,军心还能稳吗?

果然,卓木带来一个最坏的消息,身后大宋主力大军已经渡过色楞河,并且抢修了野战工事,堵住了后退之路。

另外,一股大约一万多人的骑兵,已经来到身后三四里之地扎住阵脚,是大宋背嵬军。

随行压阵的,是一个野战霹雳炮团。

“哗啦啦……”前方的阿刺勒城城门大开,一队骑兵疾驰而出两翼分列,人马俱是重骑装备,骑兵左手钢臂弓,右手钢制箭,完全是准备引弓搭箭的压阵戒备阵势。

中路“咵咵咵……”整齐的跑步声中,一个个千人队有序开出,在城下有序列队,一共五个千人队,加上两支重骑兵,构成城下一座坚固的野战军阵,大宋军旗风中猎猎声响中,一人黄金甲,坐骑甘草黄,手持一把黄金枪,名曰“山君獠”,虎头金枪,正是完颜冲。

巴彦这个时候内心深处,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要说有遗憾,倒是有一些,自己还没有完成对蒙古各部的统一,成为蒙古“天可汗”。

他命令卓木带着五千人,抢占左翼有利位置,同时命令位于左翼的乞颜部和蔑儿乞部的一个万人队调前军,和阿刺勒出来的宋军对峙。

命令另外一名那颜(万夫长)合安力率领五千人看护自己的右翼,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变后为前,缓缓对上从后面逼上来的宋军。

是死是生,终要面对。

他是蒙古的大汗,有着自己的尊严,自然知道,这个战场,已经不再是他的主场,曾经的蒙古最美丽最富饶的夏窝子阿刺勒、兀刺川、哈丁里山……都会成为他最美好的记忆。

自己或许要成为克烈部的罪人,那也是自己一己之生死,可是,克烈部跟随自己出征的两万大军,只剩下一万五千多人,五千多人战死在南下的征战中,那么部落里还剩下多少青壮?其余的妇女、老人还有多少?最宝贵的车轮之上的少年呢?襁褓中的婴幼儿呢?

罢了,那就赌上一把克烈部的命运吧。

巴彦从大军中缓缓而出,身后无有一人跟随,没落的身影被朝阳无限拉长,寂寞且孤单。

“蒙古克烈部可汗喀拉?巴彦,有请宁王殿下。”巴彦知道当下的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

宋军后阵中,赵强一身黑甲黑盔,胯下汗血宝马火龙驹,手中一柄黑漆漆的烈焰刀。

赵强的刀法,植根于赵家十八斩,梁景亲授,可以说是梁景的大徒弟,梁景把赵家十八斩的招式、螺旋内力加上自己这两年的战阵经验和心得,浓缩而成“战阵九式”,这是为战场厮杀专门量身打造的招式,只为杀敌,不图繁华。

赵强和大哥不一样,德王是强势而内敛,宁王是外柔而内刚,越是这种情形,越是激情澎湃。

正因为如此,赵构当初才做出德王随军出征,是为了让德王尽显力量;而宁王监国,更多的是为了让其锤炼之手段。

但是现在,宁王的霹雳手段已经在赈灾救灾过程中尽显无余,但是在真正的战场,这还是第一次,作为大宋未来执政者的辅佐大臣,只有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才算是真正成长起来。

至于是不是有危险,赵构从来不考虑,或者说,是底气使然!

正如现在,虽然是宁王赵强单刀赴邀,可谁知道身后会有多少弓箭手和神枪手在暗中保护?

武小艺的野牛加上宁王身边的飞龙卫,如果连战场的各种情况都不能有效研判和做出应对,也就不是特战劲旅和飞龙神卫。

小主,

“巴彦,你现在是否还好?”赵强手中马鞭一指,言语却温柔无比。

巴彦一愣,他想到了一万种可能,比如宁王的大骂、嘲讽、甚至是直接动手,但是,却没有想到宁王这番略显温柔的问候。

“承蒙殿下挂念,还死不了。”巴彦心中顿生警惕,不知道宁王为何有此一问。

“巴彦,你现在可曾后悔?”一语诛心,话锋顿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