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韩信拜将(1 / 2)

此时咸阳,已非秦宫;此时关中,亦非秦朝天下。

鸿门宴后,刘邦虽然得保性命,但也被迫让出咸阳,自率本部兵马,前往戏亭待命。

镜头闪回,沛公西入咸阳之时。

大军入城,昔时繁华宫阙,顿成人间恶梦。沛公手下诸将,皆都率军奔走于金帛财物之府,抢其财帛,以分众军。

独有萧何先入丞相府邸,尽收其图籍,装于车中,不取分毫财物。以此便得具知天下险塞关隘、户口多少、强弱之处,后为创建汉朝立下奇功。

沛公因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颇有不舍,便欲留居宫中。

樊哙见此不悦,直言谏道: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

沛公恋恋不舍,不肯听众,只在温柔乡中,醉生梦死。

张良入宫再劝,沛公无奈,方才还军霸上。

因悉召诸县父老豪杰,当面宣布:关中父老,苦秦苛法久矣!楚怀王曾与诸侯有约,先入关者王之,故我当王关中。今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悉除去秦法,诸吏民案堵如故。我来是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尔等休恐。

父老争相告谕,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辞让不受,对众民说道:我军中仓粟多而不乏,不欲费民。

秦民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及闻鲁公项羽欲来,沛公让出咸阳,又不由大为惊恐。

闪回结束,沛公封锁秦宫,离开咸阳,屯兵戏亭。

项羽闻说刘邦让出咸阳,心中甚喜,乃率军直入秦都,入宫升殿。于是下令,先杀秦王子婴,复又尽灭嬴氏诸族。随后派人向楚怀王报捷,并请示叙功封王。

怀王回复:王言如纶,当坚持此前盟约,应封刘邦为关中王。

项羽大怒,于是便置怀王之命不理,又不听叔父项伯之劝,反纳范增之计,召集诸侯众将,皆至戏亭,自行分封。

于是当众宣布:尊奉楚怀王为义帝,使居盱眙;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掌管梁、楚九郡,建都彭城;分封诸侯为王,众议封地王号。

项羽不欲让刘邦为关中王,又担心背负违约之名,一时举棋不定。

范增私下进言:巴、蜀道路险峻,秦朝被流放者,大都居于此地。且巴、蜀两地,亦曰地处关中,不谓背约。便以此地封与沛公,并将关中一分为三,阻其东进之路,有何不可?

项羽以为良策,于是当众宣布:沛公先入关中,依怀王旧约,故先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等地,设都南郑。封章邯为雍王,执掌咸阳以西,设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执掌咸阳以东、黄河以西,设都栎阳;董翳为翟王,掌上郡,设都高奴。

刘邦闻此,既惊且怒。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闻而大喜,齐都谢恩。

项羽:故齐国之地,一分为三。田荣未随联军伐秦,弃而不封;封齐王田巿为胶东王,都于即墨;齐将田都封为齐王,以临淄为都;田安封为济北王,以博阳为都。

田市、田都、田安:我等奉命,谢主隆恩,并谢霸王!

项羽:改封魏王豹为西魏王,统治河东,建都平阳;赵王歇为代王,徙都代郡;赵相张耳随本王入关有功,因此立为常山王,统治赵地,建都襄国。瑕丘申阳本为张耳臣僚,首先攻下河南郡,在黄河岸边迎接楚军,故立为河南王,建都洛阳。

魏豹、赵歇、张耳、申阳:我等奉命,谢主隆恩,并谢霸王!

项羽:封韩成为韩王,仍居旧都阳翟。赵将司马卬平定河内,屡有战功,因此立为殷王,统治河内,建都朝歌。当阳君黥布战功第一,因此立为九江王,建都六县。

韩成、司马卬、黥布:我等奉命,谢主隆恩,并谢霸王!

项羽:鄱君吴芮率百越将士,协助诸侯,又随本王入关,因此立为衡山王,建都邾县。柱国共敖,率兵攻打南郡有功,因此立为临江王,建都江陵。燕王韩广,改立为辽东王。

吴芮、共敖、韩广:我等奉命,谢主隆恩,并谢霸王!

项羽:燕将臧荼,跟随楚军救赵,又随本王入关,因此立为燕王,建都蓟县。成安君陈余,因与张耳抵牾,弃印而去,虽未随本王入关,但对赵国有功,因此将南皮三县封之。吴芮部将梅鋗,多立战功,因此封为十万户侯。

臧荼、梅鋗:我等奉命,谢主隆恩,并谢霸王!

分封十八家诸侯已罢,其余随征诸将,封赏有差。乃张诸侯名单于营外,布告天下。

西楚霸王作为盟主,大宴诸王三日。第四日早朝,便留汉王、雍王、塞王、翟王于陇蜀关中,自率其余十四路诸侯王,就此凯旋东归。

秦朝由此灭亡,共传二世,国祚仅存十五年。

镜头闪回,秦国既灭,便说赵高后事。

只因赵高灭秦,对汉朝初创居功至伟,因此汉朝时多有民间笔记、传说以资纪念,甚至认为赵高魂魄不死,最终位列仙班。

小主,

《列仙传》记载,赵高曾与方士韩终同游交好,得其传授仙术丹法,因此不畏寒暑。《拾遗记》亦载,赵高得到仙术,冬月坐于坚冰,夏日卧于火炉,冰火九重,皆不能伤。

秦王子婴即位之后,立即擒拿赵高,以其劝说二世屠杀宗室诸王重罪,下令杀之。

为使其受尽苦头,有人建议,将赵高头下脚上,倒悬浸溺于井中,然而七日不能淹死;然后提出井外,更以滚汤生煮,同样毫无效果。子婴无奈,只得命以刀剑加身杀之。

赵高乃是一位书法大家,对中国文字进化颇有贡献。其善大篆字体,着有《爰历篇》六章,又与李斯一起,将大篆简化改为小篆,通行天下。

中国文字,自甲骨文、金文以至大篆,再至小篆,再至隶书,再至楷书,以至成熟。在此简化进程之中,赵高可谓改革先驱;同时更是秦朝统一文字革命,作出重要贡献者。因此赵高便被北魏王情所作《古今文字志目》,录入五十九位书法家之列。

画外音:赵高既死,名列古来第一奸臣。但有人如此评论:手握江山,权倾天下,胸怀丘壑,逆转乾坤;如许人物,百年千年,方得一见;如许人物,千人万人,唯此一人。有诗为证:当年举世欲诛秦,哪计为名与杀身?留侯椎铁荆轲匕,不及秦宫一阉臣!

镜头转换,由此归结大秦王朝,再次进入列国纷争。

汉王刘邦被封至汉中,以及巴蜀不毛之地,由是大怒。因见西楚霸王大宴诸侯,毫无防备,便欲起兵攻打,施以突袭。议于众臣,周勃、灌婴、樊哙等人纷纷附和,皆愿出战。

萧何谏阻道:公等虽不愿远赴汉中巴蜀,但与死于非命相比,则孰轻孰重?

刘邦:我亲提十万大军与战,今胜负未分,奈何便言必死?

萧何:休说十万之军,便是秦师四十万大军,又当如何?巨鹿一战,西楚霸王只五万人马,便破章邯、王离四十万众,世人皆知。况今其所率四十万众,大王只有十万耶!众寡强弱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

刘邦:若依先生之计,那便如何?

萧何:夫能屈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就此受命,引兵归于汉中,恩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则天下可图也。

刘邦:真良策也,众人皆不如之。

当即准纳其计,并封萧何为丞相。又赐张良金百镒,珠二斗,以表谢意。张良将此金珠具又转献项伯,自己丝毫不留。

项伯投桃报李,为刘邦尽请汉中之地,项王许之。

夏四月,诸侯遂罢戏下之兵,各还就国。

项王自觉有愧于汉王,遂拨付劲卒三万,令从汉王驱使,前往汉中。刘邦至此心中五味杂陈,暗道幸亏萧何阻谏在先,否则一旦反目,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汉王率军西去,张良一直送至褒中,然后告辞,要归韩国。刘邦恋恋不舍,以至泪下。张良以温语相劝,然后进言:主公进入汉中之后,宜烧绝所过栈道。至嘱,至嘱!

刘邦惊问:数百里栈道,修之不易,先生此举何意?

张良笑道:烧绝栈道,其便有二。其一以备诸侯盗兵,再无边防之虞;其二且示项羽,主公再无东还之意,以懈其备也。

说毕拱手为揖,扬长而去。汉王愣了半晌,静立不动。

萧何来问:张子房适才所言若何?

刘邦:子房劝我,进入汉中后必要烧绝栈道。

萧何也自发愣,忽然抚掌赞道:张子房者,真乃神人也!

汉王大悟,不由仰天长叹:此人日后若为他人所用,则我死无葬身之地矣。

由是引军进入汉中,随后命令烧绝栈道。但分别密嘱纵火诸军,每隔五十里而烧十里,留其大半不烧。此事绝密,除萧何等数人之外,余者诸将,皆不使知。

镜头转换,按下汉中,复说中原。

项羽行军在途,闻说刘邦烧了栈道,果然大为放心。

章邯、司马欣、董翳三王闻之,也便高枕无忧,不设西部边境防备。

戏下分封诸王之事,迅速传至齐国之境。齐相田荣闻说项羽徙封齐王田市于胶东,又改封田都为齐王,更无自己寸土之封,不由大怒。

楚霸王元年五月,田荣闻田都自关中归还,便发兵截杀,不使其入境。田都未曾防备,一战即败,部下皆都溃散。于是万般无奈,只得引领残部,亡走入楚。

田荣驱逐田都,又截留齐王田市归师,将其幽禁在临淄,不使其迁徙胶东。

田市畏惧项羽来伐,乃趁田荣不备,偷偷逃亡还国,跑去胶东即墨。

田荣怒发,率军追击,攻克即墨,就而诛杀田市,自立为齐王。

是时彭越屯驻巨野,有部众万余,无所属国,亦无封地,彷徨无计。

田荣闻之,便遣使送与彭越上将军符印,使其攻击济北王田安。

秋七月,彭越攻破博阳,击杀济北王田安。就此率领部众,归附齐王田荣。

小主,

田荣平定三齐,又使彭越为将,付予五万兵马,使其南下击楚,以报项羽漏封之恨。

项王:彭越何人?野鸡无鸣,草鞋没号,也敢来撩拨本王!萧公角何在?

萧公角:末将在。

项王:使你前往迎击彭越,未知可敢去否?

萧公角:霸王放心。击此无名之辈,自是手到擒来,臣必斩其首级以归!

于是毫不为意,引军来迎。两军相交,未料彭越虽是大泽盗贼出身,却是英勇无敌,只一个回合,便斩萧公角于马下,大破楚军。

又说常山王张耳,自关中还师,回到封国。便派使者,前往结好陈余,贺其被封三县。

未料陈余反而大怒,对部众说道:张耳与我,其功相等。今张耳封王,余独封侯,只领三县之地,此是项羽处事不平,且辱我太甚!

部将张同上前进言:闻说此番戏下分封,虽奉楚王名义,皆是项王任意为之。主公尚封三县,齐相田荣更无封地,因此怀怨。主公何不与其联手,共抗西楚霸王?

除余点头称是,遂暗派张同、夏说为使,至临淄游说齐王田荣。

田荣:二卿乃为陈侯幕僚,今日来此,是何用意?

张同:奉陈侯之命,愿请明公一臂之助,共击常山王张耳。

田荣:我与张耳无怨无仇,击之为何?

张同:无他,同仇敌忾故耳。

田荣:我与陈余,有何同仇敌忾之志?

夏说:贤王休慌,且听臣言。项羽为天下之宰,持心存私不平。今其戏亭分封,尽王诸国战将于善地,而徙其故王于偏鄙之所。赵王歇北居代郡,而张耳却封常山,陈侯以为不可。今闻大王起兵击楚,是我等劝说陈侯,若不听从齐王号令驱使,是为不义。但惟愿大王先资兵往击常山,复赵王歇之位,则请举赵国全军之力,以为齐国北部扞蔽!

齐王田荣许之,遂遣兵马三万,听从陈余调遣。

当此之时,有一桩突发事件,使项羽名望受损,在诸侯王中威信急转直下。

项羽虽然分封诸侯,但却时时心怀不平,不愿有太多诸侯与自己并肩称王。及至东还彭城,因见张良未曾东归,但以为其已跟随刘邦,前往汉中;而韩王成又无战功,便又改变主意,不遣韩王回归故国,而是强迫其怀自己俱至彭城,并立即废其王位,贬为穰侯。

其后不久,又随意寻个不关痛痒罪名,命人将韩成擒而杀之。

只因此事,由是诸侯大都不服霸王,开始敬而远之。手下诸将,亦现叛逃之举。

便在项王回至彭城不久,有人来报:执戟郎韩信,在离开咸阳时请假,至今不归。

项羽发愣片刻,乃问:韩信是何人耶?

举报者奏道:便是在鸿门宴时,被樊哙以盾牌撞倒之执戟郎也。

项羽哈哈大笑:如此小事,也值得一报?你去,再换一个执戟郎可也。这次可要精心,选一个力士,休被人家轻轻一推,便是一溜跟斗,坏我脸面。

举报者也即失笑,诺诺而去。

镜头闪回,便说韩信由来。

韩信,泗水郡淮阴县人氏,自幼家贫,并无固定职业。只因出身低贱,不得为乡里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更因父亲早亡,便常从邻里乡人寄食,乡里之人多厌恶之。

便在韩信十几岁时,母亲又死。本来家贫,无钱治丧,韩信偏欲寻找高阜宽敞之地,声言要让母坟四周,可以安顿万家居民。人皆笑之,毕竟助其择地,草草葬了。

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志向非凡,由是着意结纳,多方接济。

韩信多次前往亭长家去吃闲饭,接连数月,便遭亭长妻子嫌恶。由是每日提前趁早开饭,待韩信去时,已经饭罢,将碗筷收拾干净。韩信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回。

因为无处就食,韩信离开亭长家中,便即来到城外,效仿姜太公之状,在溪边钓鱼,欲以鱼换粮裹腹。却又时乖运蹇,连续数日,并无一条鱼儿上钩。

城郊时有几位老妪,常在河边漂洗丝棉。其中一妪心善,因见韩信饥饿,便分自己所带饭菜给韩信吃,一连数十日,并无怨言。

韩信心怀感激,对漂母道:待我他日得志,一定重报老母。

漂母闻言不悦:大丈夫立身于世,不能养活自身,实为可笑。我见你有王孙之相,不忍你饿死于此,分食与你。若待你发达之日,我早已入土许久,岂望你报答今日一饭之恩!

韩信闻言大惭,从此不再到河边钓鱼,转回家中,潜心攻习兵法韬略,欲图大有作为,只待寻机而起。又效游侠行状,寻购一柄铁剑,挎在腰间,出门摇摆,以求有所际遇。

这一日,韩信正挎剑行于街市,有淮阴屠户之子见之,便即大笑,当道拦住。

屠户子:我见你虽然长的高大,又喜佩带刀剑,招摇过市,其实胆小如鼠。屡去人家乞食者,佩剑何用?

韩信:某之佩剑,书生装饰而已,从不出匣。我有要事,请让开道路,承情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