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确实像。难怪看着有些眼熟。”
“名符其实。”
“怪不得叫斗笠碗,原来如此。”
……
那些于无声中,慢慢靠近凑热闹的食客,纷纷恍然大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许有人会认为爱看热闹是国人的劣根性,其实不然,外国人也爱凑热闹。
究其心态,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好奇心理使然,遇事想弄个明白;二是为茶余饭后准备谈料;三是业余生活贫乏,没什么乐事,望生活中出现一点新鲜的事情来刺激一下平淡的生活。
在征得店里老板同意后,楚健开始鉴定斗笠碗。
在场的食客绝大多数都是圈外人,对古董鉴定了解不多,便边鉴定,边普及道:“古董鉴定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辨伪:即鉴定这件古董是真品,还是后代的仿品或伪作。这是鉴定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例如,一件带有【大清康熙年制】年款的瓷器,应鉴别出它确是康熙时期制作的瓷器,还是后代仿造的伪品,要仔细识别。”
“第二断代:即鉴定古董的制作的时代。例如,龙泉窑瓷器,宋、元、明均有生产,要鉴别出它是宋代、还是元代事明代的产品。”
沐川适时地送上一杯水,楚健也不客气,喝口水,润下喉咙,继续道:“最后是断窑口:即鉴定古董的产地,属于某一窑口的产品。例如,一件印花青釉瓷器,要鉴别它窨是耀州窑制作还是临汝窑制作、或是其它窑口制作的。”
十来分钟后,楚健对手中的斗笠碗有了猜测,再用左眼验证,果然如此。
沐川也是个会察颜观色的主,看出楚健鉴定完毕,就有点迫不及待问道:“楚大鉴定师,这斗笠碗是古董吗?”
“这是唐宋时期的大邑瓷碗。”
“啊!大邑瓷碗!这就是杜甫都想要的碗!”一位国字脸的食客惊呼道。
对于杜甫,大家并不陌生,知道其是唐代着名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只是这碗怎么就跟大诗人杜甫扯上关系了呢?
霎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到国字脸食客身上,使其压力大增,有点紧张说道:“昨晚,辅导孩子语文时,刚好有提到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呃君家…”
本来就有点紧张的食客,脸色一下变得通红,没想到紧张之下,忘词了,后两句诗怎么也想不起来。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楚健出声解围道。
国字脸食客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十分感激向楚健道谢。
“其实,这里面有段实实在在的历史典故。”
楚健接着说道:“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亲戚朋友、同僚身居高位者众,本人在朝廷曾任左拾遗,还为皇妃作过碑文,名声显赫,在蓉(即成都)期间,与各级地方高官也颇有交往。”
“然而,想要求得一件精美的大邑烧瓷,也得到相当于现世主管经济副县长的韦少府处去乞。这首《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就是杜甫颇有些自嘲意味地记录下这个小故事的。”
“老三,这碗值多少钱?”叶文轩碰了下楚健。
这斗笠碗已断定为老物件,好像还跟诗圣杜甫有关系,大家都非常好奇价值几许。而当中,又数店老板最为紧张与期待。
店老板年纪还不到五十,就两鬓就有些花白,穿着比较朴素,甚至在不起眼的地方,隐约能见几个小补丁。从中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并不是很好。又或者,店老板本身比较节俭。
“虽然这碗只是民窑出产,但其胎壁薄而轻巧,釉质细洁,釉面滋润,而且保存完整,能值个三五万吧。”楚健给出心中的价格。
“哇!这就值三五万。”人群中不少人发羡慕的声音。
店老板不知何时握成拳头的双手,暗自挥动一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也许,可以考虑如何用这笔巨款怎样去改善自己的生活。
就在楚健犹豫要不要拿下这碗时,一位着西装,却不打领带,反而露出小指粗的大金链,不伦不类,腆着大肚子的食客,挥手喊道:“五万,这碗我要了!”
因为这斗笠碗是楚健发现并鉴定的,有些意动的店老板,目光落到楚健身上:“楚大鉴定师,你看?”
“你随意即可。”
本来楚健就没有捡漏的意思,哪怕真要买下,也会给个合适的价格,现在有人接手,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