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耿氏所说,找定国公的人可不仅是石亨一人,南北的军队轮班,总会有些将领要调动,而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京城,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朱祁钰知道有命妇来陪皇后和皇贵妃,所以回宫后就没有前往后花园,转头就钻入了书房之中。
已经堆满的文件,都是来自各地的消息。
这些大多是军队、缉事厂和锦衣卫相关,至于政务方面的,有内阁在前面顶着。
天津破开冰面,朱仪出海;哈密勇武营团,斩杀自察合台未经允许犯边之贼人;安南百姓生活状况分析。
这些由近至远,消息要经过不同的时间才能放到朱祁钰的书桌上。
“察合台的人怎么敢在这个时间犯边?”
朱祁钰挑了挑眉,不由好奇说道。
现在是冬天,这样的天气,在甘肃地区可不好过。
而犯边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就是没有朝廷的通关文书,纵马接触到了勇武营团的人,若是不接受调查,那么就会被定为入侵,边军可以直接斩首。
“回陛下,哈密与察合台界线本就不清晰,或许是牧民误入也说不定。”
舒良在旁边帮忙整理文件,开口解释道。
而兴安则是在一旁研墨,两人一个秉笔,一个掌印,本身职责中就有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作用,但是朱祁钰仅仅保留了称号,相关事情还是要皇帝亲手解决才行。
需要代笔的时候,才会让舒良代笔,而兴安这掌印就更不用说了。
“也就是说,有可能是营团的人靠察合台太近?”
朱祁钰笑道:“那又如何,察合台不是想试试我大明的深浅吗?”
闻言,舒良垂首继续整理文件。
对于察合台,朱祁钰可不是什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彼此就一个朝贡关系,而且现在大明拥有着无边的大草原,急需人口的大明,目光自然会投向察合台。
“不过,也不能让营团的人把人都全杀了,这些人都是骑马放牧的好手,刚好能填补空缺。”
朱祁钰摸了摸下巴,随后开口道:“这事记一下,传旨营团之人,不要随意伤害误入明边之牧民。”
在朱祁钰说完之后,舒良立刻就提笔记了下来,随后问道:“陛下,是用口语还是正式文书?”
“口语。”
大明的圣人圣旨有两种,一种便是十分正式的文书,各种词汇繁杂,让人听的想睡觉,另一种就是圣人的口语,也就是皇帝说什么就记什么,但不同于口谕。
舒良点了点头,圣旨当然不是现在就写,写圣旨有着一套十分完整的流程,可不是随便扯块布就能当圣旨的。
甘肃方面的事情急不得,朱祁钰也就转头看向了其他事情。
朱仪在天津出海,至少也要十天后到长崎,而等消息传回来,也要二十来天,隔着一片海,消息传递确实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