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宰相往事(三)(1 / 2)

【爸爸给你取名王规,就是希望你规矩守己,平安快乐,长大了如果懂法规就再好不过了。】

【我总是想起你说你看完法典时向我炫耀的样子,真是可爱,那时候别提我有多开心了。】

【儿子,爸爸知道你不会拆开来看,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写信了。最近宫中的情况有点危险,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希望我设想的不会发生。太后已经将原来反对她的人赶尽杀绝,我虽然已经告老还乡,但她仍然有可能来刁难我。】

【宫里都说我们父子不和,我也没主动找你,就是为了有一天我出事了也能让你和我撇清关系。】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就让父亲送你一份大好的锦绣前程吧,我只能看着你到这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

读完所有的信,王规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

“什么清官……什么好官……我连父亲都杀了我到底是什么官……我到底当的什么官……”

那一天后,王规改名王贵,从此只求权贵不问法规。

在宫中,王贵不再是无私的判官,所有的案子只要能让自己受益,只要能让自己的势力壮大一分,王贵就会狠下心来做。

逐渐的,没有一个民众再去说王贵的公正无私,只把王贵当做唯利是图的小人,但是王贵根本不在乎。

王贵虽然不受民众待见,却和各家贵族打好了关系。

杀了王默书后,太后的势力也不再针对王贵。王贵在宫中无人压制,和百官都往来密切,再加上贵族势力的扶持,很快王贵的权势到了一个无法被忽视的程度,隐隐约约有了第一大臣的势头。

一天夜里,王贵造访太后,表明来意。

太后戏谑道,

“我杀了你爹,你不恨我?”

“恨。”

王贵的话让太后身边的侍从一下警觉起来,摆出就要出手的架势。

“但我不会像他一样做不合实际的事。”

这里“不合实际的事”到太后耳朵里自然是指不会做违背她旨意的事。

“你先出去吧,我要好好考虑下。”太后打发了王贵。

王贵出门,他知道太后不会拒绝他,因为就连太后此刻也要掂量掂量他在宫中的权势。

很快,王贵听旨被封为宰相,从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宫内百官都要仰仗着王贵的鼻息行事,原先让王贵做事的贵族都来巴结讨王贵,王贵开始拉帮结派,逐渐在宫中形成了一股自己的势力。

王贵原来的院子也变成了一个硕大的宰相府,有独立的卫兵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