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是极为复杂而又简单的。无论是北方胡人还是瀛洲的倭人,袁术对其都没有好感,甚至受到后世的影响,还有着满满的恶意。但是,袁术就是心中厌恶,也不能将之覆灭。
因为北方草原需要胡人的存在;因为这个时代的倭人没有犯什么错,与之相反,其在江东的口碑还非常不错。
这个时代的倭人十分的愚昧,还没有产生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明,仿佛依然生活在远古部落时期,以乡村为单位建国,相互攻打。自从派甘宁前往瀛洲征伐之后,汉人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就逐渐传了过去。
最初了解到这一现象之后,袁术思索了一下之后,直接大笔一挥,为倭国“建立历史”。直接将之定义为当初欺骗秦始皇、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的罪人方士徐福的后代。
江东本着宽宏大量的仁善之心,并没有对他们这些“罪人之后”不管不顾,反而将之重新接纳,传授于其文明。不过罪不可不计,作为罪人之后,需得将功赎罪。因而暂时对于他们的待遇要差一些,待其彻底归附王化、赎清罪孽,再平等对待。
袁术的这种说法被倭人十分顺从的接受了。本身这个时代的他们对于汉人就是持儒慕的态度,汉人远比它们强大,而且袁术还给了一个融入强大的汉人的机会,他们怎会错过。
一个没有自己文化历史,连统一系统的语言都没有的民族(汉语向日本传播最初就是在三国时期,随后日语才逐渐形成),落后的不能在落后。而且外貌又和汉人相似,除了长得矮点、穷了点、土了点,没什么差别。比之羌人、南蛮之类的融入汉人来的还要简单。
因未来可能发生的过错而迁怒于这样一个“淳朴”的民族,袁术有些于心不忍。尤其是看到现在倭人任劳任怨的样子。
由于倭人勤劳肯干,而且又听话、逆来顺受,在江东被雇佣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紧次于汉人。而且深受无数商人和豪绅的好评,在江东名声颇佳。就是民族情节较为严重的袁术,面对这样如绵羊一样“单纯”顺从的倭人,也狠不下心来。最终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悄无声息的将倭人“消灭”。
而胡人,情况也和倭人一样。若是袁术如其他王朝一样将北方草原视作累赘,眼中只有大汉这块地盘。他自然会借鉴清朝时期的政策解决胡人之患。
但袁术需要需要胡人,而且需要大量的胡人。北方草原是一片广袤无比的牧场,袁术需要无数的胡人为他放牧。而且袁术也需要胡人来对付西方的罗马和安息。因为只有胡人,才能毫无顾忌的随时组织的起数万数十万的轻骑,千里奔袭不用顾忌后勤。
当野心变大,目光变得长远,袁术就发现胡人的重要性。若是能够合理的利用,完可以大大的缩短一统“天下”的目标。
西汉时期汉武帝打的北匈奴元气大伤,不得不西迁,结果却造成了连锁反应,阴差阳错的间接导致了西罗马的灭亡。
这就和班超带着几千人打败了巅峰时期的贵霜一般,由于各种因素,并不能直接说明大汉远强于罗马和贵霜。就如公孙瓒、袁绍和北方胡人的关系一样,没真的打过,大汉和罗马哪个更强、强多少还是值得商榷。两者之间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后勤都是问题,大规模的战斗怎么可能打的起来?
但对于袁术而言这却是一个启发。自己办不到的事,不代表比自己弱的胡人办不到。若是能够收服胡人,再指使其西进,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边要将胡人打服收服,一边还不断地奶对方,支持对方壮大。袁术可说是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啊!
尽管知道自己是在玩火,袁术也不在乎,要玩就玩大的。胜,则战果斐然,为汉人登顶天下奠定基础。败,无非就是无数的心血付之东流,胡人就算不听话,也不可能翻了天。
游牧民族,民皆战是优势,但生产力不足的缺陷注定了他们若是没有农耕民族的支持,势力和数量很难壮大。若是发现胡人有要超出掌控的迹象,袁术会毫不犹豫的将之覆灭。五胡乱华的悲剧对袁术而言是一记警钟,袁术绝对不会忽视周围的隐患。
“鲜卑已经被公孙瓒灭了,乌桓和南匈奴可不能再没了。不管能不能成功,先试一试吧。毕竟胡人也是人,若是平等以待,将之吸纳也不是没有可能。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赶尽杀绝。”袁术口中喃喃道。
“陛下,那蹋顿以及其党羽该怎么办?”田丰问道。
“暗中控制起来,南匈奴未稳,这个单于还不能让他倒下。至于其他的乌桓部落首领,识趣的就放回去,不识趣的就同样暗中控制。另外,挑几个有野心、脑子蠢一点的扶持一下,我需要的是一个分裂而强大的乌桓。”袁术沉声道。
他可不是清朝那群本就是胡人的皇帝,虽然愿意正视胡人,但袁术这根红苗正、高贵不凡的身份,当这些胡人的单于确实有有辱身份,而且乌桓心里也不会接受,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扶持几个傀儡。
清朝的那一套虽然不能照抄照搬,但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要想管理胡人,还需要胡人自己。接下来你起草一个计划,将乌桓以部落为单位分散开来,将单于这个位置的权力削弱。提高各小部落首领的权力,并对他们进行保护。规定各个部落的领地,禁止他们相互之间攻伐。”袁术先是道:“步骘的计划虽然不错,但毕竟年轻。对于胡人之患,怀柔和树立威信只能缓解一时,要想根治,还是得从制度下手。”
“另外,还有教化的问题。我汉人文化的宣传还需和政策绑在一起,让会汉语、说汉语的胡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加快文化上的同化。顺便将春秋战国乃至以前的资料好好查查,就是编也要给我编出汉胡同根同源的记载和证据。”袁术沉声道。
“臣明白,臣这就去办。”田丰躬身道。
人心,是极为复杂而又简单的。无论是北方胡人还是瀛洲的倭人,袁术对其都没有好感,甚至受到后世的影响,还有着满满的恶意。但是,袁术就是心中厌恶,也不能将之覆灭。
因为北方草原需要胡人的存在;因为这个时代的倭人没有犯什么错,与之相反,其在江东的口碑还非常不错。
这个时代的倭人十分的愚昧,还没有产生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明,仿佛依然生活在远古部落时期,以乡村为单位建国,相互攻打。自从派甘宁前往瀛洲征伐之后,汉人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就逐渐传了过去。
最初了解到这一现象之后,袁术思索了一下之后,直接大笔一挥,为倭国“建立历史”。直接将之定义为当初欺骗秦始皇、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的罪人方士徐福的后代。
江东本着宽宏大量的仁善之心,并没有对他们这些“罪人之后”不管不顾,反而将之重新接纳,传授于其文明。不过罪不可不计,作为罪人之后,需得将功赎罪。因而暂时对于他们的待遇要差一些,待其彻底归附王化、赎清罪孽,再平等对待。
袁术的这种说法被倭人十分顺从的接受了。本身这个时代的他们对于汉人就是持儒慕的态度,汉人远比它们强大,而且袁术还给了一个融入强大的汉人的机会,他们怎会错过。
一个没有自己文化历史,连统一系统的语言都没有的民族(汉语向日本传播最初就是在三国时期,随后日语才逐渐形成),落后的不能在落后。而且外貌又和汉人相似,除了长得矮点、穷了点、土了点,没什么差别。比之羌人、南蛮之类的融入汉人来的还要简单。
因未来可能发生的过错而迁怒于这样一个“淳朴”的民族,袁术有些于心不忍。尤其是看到现在倭人任劳任怨的样子。
由于倭人勤劳肯干,而且又听话、逆来顺受,在江东被雇佣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紧次于汉人。而且深受无数商人和豪绅的好评,在江东名声颇佳。就是民族情节较为严重的袁术,面对这样如绵羊一样“单纯”顺从的倭人,也狠不下心来。最终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悄无声息的将倭人“消灭”。
而胡人,情况也和倭人一样。若是袁术如其他王朝一样将北方草原视作累赘,眼中只有大汉这块地盘。他自然会借鉴清朝时期的政策解决胡人之患。
但袁术需要需要胡人,而且需要大量的胡人。北方草原是一片广袤无比的牧场,袁术需要无数的胡人为他放牧。而且袁术也需要胡人来对付西方的罗马和安息。因为只有胡人,才能毫无顾忌的随时组织的起数万数十万的轻骑,千里奔袭不用顾忌后勤。
当野心变大,目光变得长远,袁术就发现胡人的重要性。若是能够合理的利用,完可以大大的缩短一统“天下”的目标。
西汉时期汉武帝打的北匈奴元气大伤,不得不西迁,结果却造成了连锁反应,阴差阳错的间接导致了西罗马的灭亡。
这就和班超带着几千人打败了巅峰时期的贵霜一般,由于各种因素,并不能直接说明大汉远强于罗马和贵霜。就如公孙瓒、袁绍和北方胡人的关系一样,没真的打过,大汉和罗马哪个更强、强多少还是值得商榷。两者之间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后勤都是问题,大规模的战斗怎么可能打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