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旱灾来临(2 / 2)

“是啊,看来没啥子秘密啊,这你们也知道,不违法吧?”

“四弟说哪里话,你能想到这百姓,朕高兴还来不及呢?之前朕也不是很清楚为何会有这么的百姓聚集在南城,如今你又说有地震,但是没有具体的证据,朕也没法说服众人,况且不管有没有地震,朕都料想会有人拿此事来做文章。”

李维低头思索了一下,好像确实是这样,李世民登基以来,天灾不断,世家门阀包括一些旧太子的余孽都出来兴风作浪,更有人逼着李世民下罪己诏,虽说大汉武帝刘彻有开罪己诏的先河,那是刘彻自己晚年为挽回名声,况且是他自己感悟,觉得自己愧对臣民、国家,才发的罪己诏,现在的李世民跟他的情况不一样。这样是发了罪己诏,怕是会影响到李世民在民间的威望,让本来就得之不明的皇位,使得有心之人大做文章。

“陛下,陇西道八百里加急来报。”无舌此时手捧信件急匆冲进的殿来,众人也很惊讶,为何事要八百里加急,陇西道大概就是后世的山西一带。李渊当年起兵可是在山西太原,所以李氏宗族的宗庙可都在陇西道一带,八百里加急这是陇西李氏一族的特权,太上皇李渊亲自颁布的诏书。不过从建唐以来从未用过,如今突然收到这个,李世民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李世民接过奏报,打开一看,惊得手中奏报差点遗落在地,离李世民最近的长孙无忌,眼疾手快的接住奏报,在李世民的示意下,众人才围上前来看这份奏报,一看之下吃惊不小,是陇西李氏族长发来加急奏章,奏章里写了,如今陇西境内十八州,秦州、渭州、武州、兰州等十二州,已发生旱灾,就差六州没有波及,亲自李氏家族所在的临州(今甘肃临洮县)未在旱灾之列,但是其他已有旱灾之州县,旱灾肆虐,河流干涸,草木枯萎,颗粒无收,百姓一片狼藉,纷纷出逃,大批难民涌入临州、成州、肃州、沙州、瓜州、凉州六个尚未发生旱灾的地方,尤其是临州,是太祖李氏发源之地,难民涌入者不计其数,都希望能得道李氏宗族庇护,李氏族长为了李世民的皇位做的稳当,开始也是布施于民,在临州城内设置赈粮救济的粥篷,多达几十处,但无奈难民太多,储备粮不够啊,如今官府中的存粮也拿了出来,慢慢其余未有旱灾的五洲也纷纷有难民涌入,自古不暇啊,无奈之下只得八百里加急,快速禀告实情,希望陛下能早日赈灾。

“陛下,这临州乃是太祖起兵发源之地啊,当速速赈粮救灾,否则稍有迟疑太上皇怕是不会善罢甘休啊!”长孙无忌立刻奏报道。

“朕何尝不知,只是眼下京师也将面临地震,朝廷粮食不够啊!”

“唉,这土豆怎么不早些发现啊,现在也解不了燃眉之急啊!”

“那没办法你们也没早认识我啊,早认识我,早就有了!”

“现在认识你也不晚啊!”四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什么意思?不会说这事也要我想办法吧!我可没办法!”

“胡说,你是仙家子弟,怎么可能没办法呢?”

“我又不是万能的,想什么就,就有什么?”好嘛李维想这伙人是盯上自己了,怎么什么事好像自己都能搞的定似的,我也是知道会有地震,旱灾我也没预料到啊,干嘛就找上我了?

李维其实不知道的是,自己牛的吹出去了,仙家子弟,从头到尾,哪次不是能解决问题,慢慢的这群人也就习惯了,有困难找李维。

“那既然如此,众位就议议对这即将到来的地震该怎么吧!”李世民示意几位大臣说说对这事的看法。

“陛下,臣以为先要疏散人群,然后再开仓赈粮。”长孙无忌最先表示。

“不可,陛下,如此一来那是会人心惶惶,要是这平民百姓还好说,这城中的达官贵族,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怕是不会有人理睬,总不至于强制用兵吧,再说这赈粮,现在土豆都还没来得及种,更别说收集,如何赈灾啊?”房玄龄反驳道。

“房爱卿所言有理,朕之前也是这般考虑,虽然我们相信李维所预言地震之事,但不代表其他人愿意相信,再者现在的问题是即将发生地震的具体位置也不明确,总不至于整个长安城都开始动员起来吧。”李世民边说边看着李维。

“不是吧,你们讨论,二哥你老看我干嘛,我又没办法抗震救灾,那是你们朝廷的事吧!”李维小声的嘀咕。

“四弟啊,无舌前去传旨可收到朕送你的贺礼啊!”李世民说着便给房玄龄等打了个眼色。

“收到了,谢二哥!”

“四弟啊,陛下送对你可是不薄啊,想想这卫王,可是太上皇亲封,当年大唐第一猛将李元霸,也就是陛下的四弟啊,如今呢,你也是陛下的结义四弟,陛下对你可是寄以厚望啊!”房玄龄收到信息,立刻出来对着李维说道。

“啊,原来是李元霸啊,这家伙确实猛,可惜了,他跟陛下的关系最好。”李维不得不承认李元霸隋唐第一猛将,当之无愧,可这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吧。

“哎,四弟切莫生了你我兄弟的情谊,怎么朕将卫王府邸赐与你就是想加深你我之间的感情,让你感觉到朕的一片心意啊。”

“是啊,四弟,想当年陛下对卫王李元霸如此,今日对你亦是如此,可见一般呐!”

“等会,等会,你们这一唱一和的相互配合,别把我当傻瓜行吗?有什么事就明说不行吗?我没有李元霸那样的身手,但也不至于有他那智商不是。”

“呵呵,四弟还是明白人啊!”李世民尴尬的笑笑。

“明白人?明白人还不是被你们算计了,说吧!”

“四弟啊,听说你打算安置一下城南那边贫苦的百姓?”杜如晦见事已经摊明了,也就直截了当的问起来。

“是啊,看来没啥子秘密啊,这你们也知道,不违法吧?”

“四弟说哪里话,你能想到这百姓,朕高兴还来不及呢?之前朕也不是很清楚为何会有这么的百姓聚集在南城,如今你又说有地震,但是没有具体的证据,朕也没法说服众人,况且不管有没有地震,朕都料想会有人拿此事来做文章。”

李维低头思索了一下,好像确实是这样,李世民登基以来,天灾不断,世家门阀包括一些旧太子的余孽都出来兴风作浪,更有人逼着李世民下罪己诏,虽说大汉武帝刘彻有开罪己诏的先河,那是刘彻自己晚年为挽回名声,况且是他自己感悟,觉得自己愧对臣民、国家,才发的罪己诏,现在的李世民跟他的情况不一样。这样是发了罪己诏,怕是会影响到李世民在民间的威望,让本来就得之不明的皇位,使得有心之人大做文章。

“陛下,陇西道八百里加急来报。”无舌此时手捧信件急匆冲进的殿来,众人也很惊讶,为何事要八百里加急,陇西道大概就是后世的山西一带。李渊当年起兵可是在山西太原,所以李氏宗族的宗庙可都在陇西道一带,八百里加急这是陇西李氏一族的特权,太上皇李渊亲自颁布的诏书。不过从建唐以来从未用过,如今突然收到这个,李世民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李世民接过奏报,打开一看,惊得手中奏报差点遗落在地,离李世民最近的长孙无忌,眼疾手快的接住奏报,在李世民的示意下,众人才围上前来看这份奏报,一看之下吃惊不小,是陇西李氏族长发来加急奏章,奏章里写了,如今陇西境内十八州,秦州、渭州、武州、兰州等十二州,已发生旱灾,就差六州没有波及,亲自李氏家族所在的临州(今甘肃临洮县)未在旱灾之列,但是其他已有旱灾之州县,旱灾肆虐,河流干涸,草木枯萎,颗粒无收,百姓一片狼藉,纷纷出逃,大批难民涌入临州、成州、肃州、沙州、瓜州、凉州六个尚未发生旱灾的地方,尤其是临州,是太祖李氏发源之地,难民涌入者不计其数,都希望能得道李氏宗族庇护,李氏族长为了李世民的皇位做的稳当,开始也是布施于民,在临州城内设置赈粮救济的粥篷,多达几十处,但无奈难民太多,储备粮不够啊,如今官府中的存粮也拿了出来,慢慢其余未有旱灾的五洲也纷纷有难民涌入,自古不暇啊,无奈之下只得八百里加急,快速禀告实情,希望陛下能早日赈灾。

“陛下,这临州乃是太祖起兵发源之地啊,当速速赈粮救灾,否则稍有迟疑太上皇怕是不会善罢甘休啊!”长孙无忌立刻奏报道。

“朕何尝不知,只是眼下京师也将面临地震,朝廷粮食不够啊!”

“唉,这土豆怎么不早些发现啊,现在也解不了燃眉之急啊!”

“那没办法你们也没早认识我啊,早认识我,早就有了!”

“现在认识你也不晚啊!”四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什么意思?不会说这事也要我想办法吧!我可没办法!”

“胡说,你是仙家子弟,怎么可能没办法呢?”

“我又不是万能的,想什么就,就有什么?”好嘛李维想这伙人是盯上自己了,怎么什么事好像自己都能搞的定似的,我也是知道会有地震,旱灾我也没预料到啊,干嘛就找上我了?

李维其实不知道的是,自己牛的吹出去了,仙家子弟,从头到尾,哪次不是能解决问题,慢慢的这群人也就习惯了,有困难找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