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是叛乱之前,鲜于仲通成剑南道节度使,第一次讨伐南诏,兵败后,杨国忠为了维护自己宰相的颜面,欺骗李隆基。
然后转身,安禄山叛乱,这件事就搁置了。
李亨继位,鲜于仲通给李亨奏疏。
鲜于仲通在奏疏里画饼,当时窘迫的李亨也没啥人值得信任了,好不容易来个舔狗,当然得试一试。
打南诏?
这个软柿子,先捏了,展现我的熊威。
结果打到今年,又败。
这件事证明了一点:鲜于仲通打仗是个草包!
没错,打仗方面,这货就是个草包!
开元二十年的进士,是个文官。
可千万不要以为进士出身,打仗草包,他就真的是个草包!
能在大唐中进士的,那都是人才中的人才。
也千万不要以为科举仅仅是考你背的内容。
例如策问,都是考对国家政策和时政的看法。
明经科的策论则是出题,考察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这种人,如同类比21世纪,比考上清华含金量高很多。
鲜于仲通不算什么大族出身,他能跻身进士,是绝对有真材实料的。
但这不包括打仗。
“陛下恕罪!”
“让朕怎么饶恕你,你那些事,那个人都已经全跟朕说了,说当初兵败是你一意孤行,也是你轻敌冒进,后来隐瞒不报,也是你的主意!”
鲜于仲通心中大怒,没想到杨国忠反手就过河拆桥。
“陛下,那都是杨国忠出的主意!”
“朕凭什么信任你?”
“陛下,臣也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啊!只是即便中了进士,此后也报国无门!”鲜于仲通突然抬起头来,双眼翻出泪光,声音也颤抖起来。
“臣确实不善于兵事,但臣对治理一方,绝对是有把握的!”
见皇帝没有说话,鲜于仲通立刻说道:“陛下,现在长安不是办了大学么?朝廷对地方的治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朝廷与地方豪族利益的冲突!”
李倓眼睛微微一亮,但还是没有说话。
“地方吏员,基本上都是豪族引荐的人,但也有一部分不得志的文人,刚才陛下问臣长安最近的情况如何看,剑南道的税政如何看。依臣看,只要解决吏员的人事安排问题,再培养官员时政,可以解决一半。”
“另一半呢?”
“另一半就是把地方的司法权剥离出来,形成对地方官员的掣肘,司法官员和行政官一样有任免期!”
“如何考核司法官员?”
“以贪污和治安作为考核。”
李倓说道:“那样官员犯事,第一件事是隐瞒,司法官员想着自己的前途,会和行政官员一样隐瞒,打造表面上没有问题的假象!”
“如果官员的考核至少一半是来源于百姓的认可呢?”
“你这是何意?”李倓心头一颤。
“臣的意思是,官员好不好,百姓说得算。”
“为何?”
“因为朝廷派去地方的官员,不就是为政一方,造福于民吗!”鲜于仲通很认真地说道,“既然是造福于民,是否幸福,当然是百姓说得算!”
李倓颇为吃惊地看着鲜于仲通。
看来这货当初跪舔杨国忠,的确是想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可偏偏杨国忠让他去打仗。
真是人才用错了地方,变成了蠢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