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二日。
宣府城的议事大堂内。
气氛异常紧张。
都指挥佥事杨俊焦急地望向宣府总兵杨洪,声音带着颤抖:“父亲。
皇帝即将返回居庸关,一旦他回到京城。
我们全家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杨俊身后,他的两个堂弟杨能和杨信也面露忧色,杨信急切地说道:“伯父。
我们该如何是好?”
杨洪目光深邃,扫视着三人,沉声道:
“我有一计。
皇帝此刻应在雷家站附近,我会派人前去追击他的车驾队伍,尽量拖延他们的行程。
而你们三人则迅速从紫荆关进入,再从居庸关出,迎面拦截皇帝,设法解决掉这个隐患!”
杨俊闻言,眉头紧锁:“可是父亲,紫荆关和居庸关都是重兵把守的关隘。
我们边镇的兵马如何能轻易进入?”
杨洪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面令旗令牌。
正是兵部的王命旗牌:“有了这个。
你们便可畅通无阻。
我已安排妥当,你们只需依计行事便可!”
杨俊咬了咬牙,下定决心:
“好,我们这就去办!”
杨洪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与决绝:
“孩子,路上一定要小心!”
杨俊回以坚定的目光:
“父亲放心,我们一定会成功!”
随后,杨俊带着杨能和杨信。
以及一支精锐的骑兵队伍,迅速向紫荆关方向疾驰而去。
而宣府总兵杨洪则站在议事大堂的门口。
目送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既充满了期待,也夹杂着深深的忧虑。
只要这次计划成功。
他们全家或许便能逃过一劫,然而,未来的道路究竟如何,谁又能说得清呢?
八月十三日。
一支雄壮的明军队伍在广袤的大地上。
缓缓行进,车驾内,皇帝朱祁镇面色凝重。
声音低沉而有力:“看来这群人是铁了心要置朕于死地,竟然敢发动偷袭,真是胆大包天!”
太监王振在一旁低声劝慰:“陛下。
这些人都是利欲熏心之徒,他们发现您已经洞悉了他们的阴谋,自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消除威胁!”
朱祁镇冷笑一声:“朕原本以为已经足够了解他们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他们的野心。
不过,好在离居庸关已经不远。
只要过了关,朕就安全了!”
就在这时,一名军士急匆匆地跑来。
气喘吁吁地报告:“陛下,不好了!
车队后面突然出现了浓烟滚滚,似乎有一大队人马从宣府方向杀来,看旗帜是瓦剌的军队!”
朱祁镇闻言大惊:“瓦剌?
他们怎么可能敢进犯我大明?”
王振也是一脸惊疑:“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必须立刻派人前去查探。
或许可以派恭顺侯吴克忠兄弟俩前去。
他们勇猛过人,本身又是蒙古人,如果对方真是瓦剌军队也好交涉下,看看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朱祁镇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好,就让他们去一趟!
朕倒要看看,这所谓的瓦剌军队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敢在我大明境内放肆!”
半个时辰后。
一支京军骑兵在恭顺侯吴克忠与都督吴克勤的率领下,如狂风般席卷而来。
抵达了这片荒凉之地。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惊愕不已——原本的瓦剌军队,却已被一支旗帜飘扬、军容严整的明军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