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粉绸 李九骏 861 字 3个月前

冯太太正要继续撺掇,西门音撩了帘子进来了,抱着一副卷轴,围着一条白围巾,眼睛清粼粼湖水一样罩在小扇子般的睫毛底下,美的叫人头晕,怪道金先生见了她就化。

西门音说有事儿要去西四牌楼一趟,进来跟母亲和冯太太打个招呼。

冯太太不敢那么高声大气了,在大侄女面前,横是不像在姑奶奶面前放得开。

大侄女虽然是个没出阁的姑娘,但念书太多给念傻了,不懂得害臊,你给她做媒,她不唯不会像平常姑娘那样扭捏,她还会笑微微地看着你,那样子绝不是尊着你,而是把你拒绝的很彻底,对你不满也不跟你急,仿佛浑身骨血都透着修养。

敢情月下老是来跟你比修养的呐?瞧你一辈子甭嫁人!哼!

西门音直到走出街门,才摆脱冯太太盯视的眼睛,后背放松下来。

今天的报童不多,她心急地张望,走到鼓楼街口才买到报纸,迅速扫视肃奸委员会和汉奸这样的字眼,发现没有叫她担心的名字出现,才是松了一口气。

抬头望天边自在飞旋的鸽,她不由自问:西门音,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要到什么时候?

也许很快就能结束,只要自己狠得下心。

这半晌,她手心里一直攥着一张纸条,在逼着自己狠心的时候,她不由自主地把这张魔咒一般的纸条攥得更紧。

主意拿定,她叠起报纸继续走,附近的药铺保不齐要遇到熟人,稳妥起见,她非得绕远儿往西单牌楼或前门大街。

不过……她顿了一下,忽然低头重新打开报纸,没错,刚刚着急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一则新闻和一个久违的影子被视线忽略了。

方丞,确是足够久远的名字,油印照片不大清晰,雾闷闷的,但看得出如日中天。

他出现在报纸上不意外,近来但凡闻人要人从后方回来,报馆都会竞相登载。和过去不同,方丞的头衔由三个字‘实业家’变成了四个字——‘大实业家’。

八年战乱,他开疆拓土的魄力丝毫未变,但她对他的爱却已烟消云散,若说有些许波动,便是诧异,诧异于曾经那么疯狂的爱,如今却能这般无动于衷,没有触景生情,更没有百感交集,看他照片如看路人。这在相爱时是无法想象的。

而这种漠然,对眼下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她是一个大大的启发和鼓舞——西门音,怎么样,没有过不去的事,人生苦短,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与过客,去他姥姥的肃奸委员会!去他爷爷的良心!她心里学着刚才从媒婆那里听来的市井俚语,觉得心里顿时舒坦多了。

不过对面亨得利钟表行的橱窗玻璃映照着她的身影,那么单薄、那么柔弱,她的学生私底下称她病西施,断然想不到他们的老师心里也能说粗话吧。

她定定地和影子对视数秒,惭愧地理了理白围巾,握紧手心里的纸条,挺直脊背,往西单牌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