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单挑、打擂、混战(1 / 2)

东方红,太阳升,...,呼儿嗨哟,...

大清早,向阳花生产队村头的大喇叭就开始播放每天的开场广播曲。

李铭的院子在村尾巴,门窗紧闭,传过来的声音已经比较微弱。

他是听到一点响动就醒了。

劳累了一晚上的娄晓娥抱着他手臂还在熟睡。

李铭看了一下手表时间,七点了,东风公社的广播时间还是挺合理的。

央广是凌晨4点就开播,东风公社要是那个时候就开始转播,那会要了大家的老命。

京城,这时候的日出时间可是要早上7点20多分呢。

时间还早,起床也没事做,李铭闭眼听广播,没一会就是转播新闻。

又是喜报连连。

今年的粮食产量已经汇总出来了,总产量1亿9453万吨,相比去年的1亿8750万吨,增产703万吨,增长3.75%。

数据看起来还挺不错的,实际上算一算新增人口,就知道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今年新出生人数大约2700万,去世人数大约600万,净增加人数差不多2100万。

按去年人均占有265公斤粮食计算,净增加人数2100万就需要占有556万吨粮食。

增产的703万吨一扣,实际只多出来150万吨富余,占今年总产量的0.77%。

只要个别地方稍微发生点自然灾害减产,新增人口的粮食占有量就会不够。

而65年,7.25亿人里,又有4亿未成年人是50年之后才大量出生的,跟普通社会的平滑替换不太一样。这4亿人跟潮头一样,每成长一岁胃口增大一分,这就会带来额外的一部分新增粮食需求。

也就是说,即使不新增人口,同样的7亿人口,每年对粮食的需求都是在快速增长。更何况还有巨额新增人口。

又有随时爆发战争的威胁,新增粮食实际上根本不能满足新增需求!

数据里,每年人均占有粮食是有缓慢的增加几斤,一算里面的人口构成就知晓,客观情况不改变的话,以后会一年比一年缺粮。

化肥、农药产量暂时看不到大规模增加的希望,而城里劳动力相对富余,乡下劳动力相对紧缺。

城里青年下乡去种粮食就是必然的,这是经济问题决定的。

号召下乡只是让大家的颜面更好看点。

最基本的氮肥产量,67年产量101.5万吨,72年产量244.4万吨,75年产量370.9万吨,77年产量550.9万吨。

化肥、农药产量在70年代快速增加后,农村劳动力也出现大量富余,下乡的那些人才有了回城的基础。

22年,南边有個大国,人均占有粮食只有225公斤,还爱吃素,肉类人均5公斤上下!我国65年人均也有4公斤肉类。

国与国之间还真是有些不大一样。

听着广播,李铭迷迷糊糊要睡着的时候,娄晓娥醒了。

娄晓娥醒来就想伸手拧他,要惩罚他昨晚那些有点过分的要求。

李铭向来不会坐以待毙,主动出击。

“你不许反击!”

“只许你动手不许我反击,没有这个道理。”

“在我这里就是这个道理,你不许动。”

“小样,看来你还挺不服气的,咱们接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