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 / 1)

顾淮琛的这番描述,把言羽逗得直乐。

两人先走到言羽所在的考场,言羽从书包夹层里拿出文具袋,率先进了考场,笑着对考场外面的顾淮琛挥了挥手,让顾淮琛不用担心自己。

顾淮琛点头示意回去,这才转身上楼,进了自己所在的考场。

考试预备铃打响,言羽坐在考试座位上,开始挨个检查自己的考试用具,全都检查妥善后,正式开考的铃声打响,言羽正襟危坐,看着监考老师迈进班级,开始分发试卷。

第一场考试是语文,言羽的脑海里开始不断地浮现出老杨叮嘱过的话来,拿到试卷,先翻到后面看了眼作文题目,心中大致有了底后,再翻回去正式答题。

试卷手感微硬微冷,卷面摸起来却是顺滑的,努力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场两个半小时的考试。

如果说之前还会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感到惴惴不安的话,那当言羽真的摸到手里的试卷时,过往种种的心烦难安便全都消散了,只剩下内心的坚定。

第92章 “好,那我们走吧。”

虽然这些日子言羽复习得很努力,但语文这门科目是一门需要日常积累的科目,即使是言羽这么聪明的人,也没法在短时间内把语文从零分提升到一百分。

当言羽做到文言文题目时,就已经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看着佶屈聱牙的文字,言羽只能尽力把它们理解成合理通畅的句子,却总还是会有一小段关键语句看不懂,以至于考场里的其他人都已经翻到另一页了,言羽还没有答完文言文的题目。

薄薄的一层冷汗从言羽额间浮现,言羽咬着牙,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如果再这样在文言文题目上耗下去,待会儿可能就来不及写完作文了。

于是言羽当机立断,放弃了那几道答不上来的文言文翻译,转头继续往下写古诗分析题。

这是首比较简单易懂的古诗,只是题目比较有深度,如果想回答得比较完美的话,不仅需要一些良好的文学素养,还需要答题人有自己的思想理解。索性言羽缺的只是基础薄弱,缺一些文学素养,缺并不缺自我思想。

在快速填完了自己的答案后,言羽终于能将试卷翻页,跟上了大部队的进度,看向试卷后面的两篇阅读理解。

一篇记叙性散文,和一篇常见的议论文,最开始的几个小题都比较简单,而后面的大题就要多耗费些时间。言羽又看了眼墙上的钟,发现时间还够,应该足够支撑自己答完整张卷子。

按照顾淮琛和老杨教的应试答题方法,言羽快速浏览完第一篇记叙文,而后从几个角度开始回顾整篇故事,最后结合题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较于记叙文,议论文就简单得多,老杨经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议论文所有问题的答案,都藏在文章里面。

言羽以前上课偷偷打盹睡觉时,听过一耳朵这句话,当时还觉得奇怪,以为是老杨又在哄他们了,要是答案全都藏在卷面上,那这些题目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出卷人总不能出这么简单的题目吧?

后来真正认真学习后才知道,试卷题目也分为简单和困难两种,简单的题目就是所有识字的学生都能答得上来的,而困难的题目是专留给优等生刷分的,用来和普通成绩的学生拉开差距。

所以,每一场考试中,能够取得高分的学生人数不多,而认真答题一番还能够考出零蛋的人,比高分学生数量更少。

只要言羽细心答题,即使基础没有那么好,但已经能取得个看得过去的成绩,尤其是语文这种能够体现考生思想水平的学科。

当言羽把其他题目都答完后,时间还剩下半个小时多一点。而言羽在拿到卷子之后,就已经看过了作文题目,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构思,所以写起作文来并不会怎么困难,甚至会有一些轻松。

比起文言文这类非错即对的题目,言羽更偏爱作文题。

语文本就是言羽曾经最擅长的科目,洋洋洒洒八百字直抒胸臆,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写完后言羽甚至感到一些意犹未尽。

但考试时间已经快要结束,言羽还没来得及多看两眼自己写的作文,就不得不把答题卡翻回到最前面,开始检查自己是否有错填漏填的情况。

至于中间那两道还没写出答案的文言文翻译,言羽也就只好果断放弃及时止损。

当考试正是结束,两名监考老师让大家全都放下笔,把答题卡挨个收上去密封好时,言羽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手心黏黏的,已经出了不少冷汗,握着笔的指尖已经被笔杆压出了印子,微微发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