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 / 1)

虽说这些预制菜同当地优秀的店家味道有一定的差距,但选对了制作预制菜的商家,达到当地基本水平还是可以做到的。

类似于“毛血旺”这类的预制菜市场上已经有不少了,最开始大家熟悉的就是某达人方便面,近段时间比较火的有东北麻辣烫、鸭血粉丝汤、各种螺蛳粉……所以这种形式并不少见,重要的是要把味道调好。

反正简兮一研发出来就生产了十来箱,三个营销团队毛血旺和肥肠血旺各发一箱就消耗了九箱,京墨那边各一箱,剩下的赵喆那边两种都给了几袋,其余人为了保密还都没有尝试过,连何瑛听说了之后好奇问起,得知想吃就在简兮家里热着吃,她直接放弃了。

都到简兮家来拍摄了,不吃现做的,吃预制菜,她脑子可没有毛病,这预制菜以后想吃多少自己去买就行,简兮做的大餐错过一次可没有补的。

简兮这波投喂给出去跑了两周的团队打了一波鸡血,终于在月底,全国线下销售渠道搭建基本达到覆盖所有省份。按照计划,新厂已经装扮一新,即将举办一个所谓的开工仪式,以此作为全国营销宣传的开始。

虽然廖爸爸和廖鸿彬妈妈没有来,但之前廖鸿彬的哥哥廖桢豪已经主动说起要过来参加仪式,而且还说了这是爸妈的意思,这已经算是和缓的释放廖家对京墨认可的信号了。根据京墨和廖鸿彬商量的,以及廖鸿彬跟自己爸妈聊过之后,廖爸爸和廖鸿彬妈妈出面会在今年过年之后,也就是廖鸿彬和京墨回潭州搞定京墨家里后。

线下的宣传,是所有销售米亚公司产品的商超张贴海报,在当天,消费满20 可以赠送一袋卤料包,消费满50可以赠送一袋卤料包加上尝鲜装腐乳一小份,正是之前那些便利店老板们收到的那种。考虑到村镇小卖部跟商超性质不同,米亚特别制作了一批包装略有差异的特别版,提供特价进货,让他们也能给自己村里的消费者做做活动。

这回宣传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让在线对米亚感兴趣的消费者愿意到线下去消费,之前网店有凑单的门坎,现在如果在省会城市里,或者有本地大型连锁超市的地级市和镇上,是可以直接买到米亚的产品了,购买便利度直接上升,也不用等待跨省物流的时间。

这也就意味着,从产生好奇心,变成好感,转变到拥有消费欲望后,能够快速实现自己的消费欲望,而不会有过多的障碍阻止消费行为。

在线宣传方面,米亚的方法并不是寻找诸多KOL也就是所谓的网络意见领袖——大网红,而是打算用同样的预算寻找诸多的腰部网红,广告投放领域的受众瞄准了包括大学生、打工青年和煮夫煮妇还有一些农村主播。

前面三个都还好,作为一个业余主播,选择受众为这三类人的博主对于郑诗雯来说不算特别难。

第77章

但农村主播活跃的平台跟之前郑诗雯所在的那个都不是同一个,而且这类主播跟前三类同样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

前三类郑诗雯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至于农村主播,要怎么分辨她不说两眼一抹黑,也只能仅仅能用自己之前生活中的经验加上当博主的经验来判断,但这个经验应用起来肯定是严重水土不服的。

好在,米亚之前的销售主管在这方面还能摸到一点门道,毕竟一直以来就是他负责村镇市场,哪怕一开始没有那么了解,一两年的研究下来,对用户的消费心理、消费偏好等整体的消费画像基本上有了自己的认知。

为了了解这类消费者,销售主管已经把体验他们日常的信息APP当成了平时工作的内容之一,一开始虽然觉得有点痛苦,但长时间观察下来,现在也能说出来个一、二、三、四、五了。

于是两人分工合作先各自带着一部分宣传部门的成员筛选博主,之后再互相参谋商议。

为什么不找大网红,很多大网红现在很难让自己的观众感觉到一种真心实意的推荐了,可能有,但是想要一次性找到很多,太难,而且大网红的报价非常高,人家还不一定看得上米亚的产品,用钱砸,米亚公司现在还没阔气到这个份上。

选择腰部博主,首先沟通起来人家肯定对于广告商没有那么挑剔,而米亚好歹还之前在网上小火过一阵,加上他们相信米亚自己的产品过硬,被拒绝的风险就进一步降低了。

而且米亚也没有打算强制要求对方合作,只是寄送产品之后愿意拍摄广告的话可以好好谈谈广告合作,坚决不做那些博主之前吐槽过的那种甲方,还让对方把样品寄回来的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