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1 / 2)

自古官比商高,穆氏就是做得再大,在陈先生眼里不就是做小买卖的商人。

就凭他们也敢欺负到自己头上来?

陈先生当然不能忍!

林殊听到这段转述,不由咋舌。

别的不说,监狱长跟陈先生描述的时候绝对添油加醋了。

穆婉选中林殊,并不是针对,而是大海捞针,刚好捞到了林殊这根,且根本没对林殊做过背景调查。

经过这几天事情进展,林殊对前因后果也算了解一二。

穆婉也是王教授的学生,但因为天资不高,又不是穆家受器重的孩子,所以王教授并不多关心。

穆婉被老师冷落,又不敢去烦老师,一脸心灰意冷地考了几次都没过。

这时候穆婷考上制造学院了。

穆婷之前似乎因为什么事情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后来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已经是三年后的最近。

她一举考上制造学院,这个月又考了制造师。

据林琦的多方调查,这个穆婷还是有点实力的。

只是王教授手下接连两年没有学生考上制造师,他担心出什么岔子会导致自己不能完成三年一名制造师的保底业绩,于是使了点手段。

反正穆婉是个蠢材,干脆改做助燃剂。

不仅是穆婉,还有王教授手底下的其他几个并没有多大天赋的学生。

他们还偷偷联系了其他教授的一些不得宠不受重视的学生一起“卖答案”。

然后王教授暗里使坏。

答案里有几次固定回答,买过答案的人都写下了那个答案,等收上卷子,王教授就把这些人挑出来,判为作弊。

第二场实操也一样,那些被卖出去的设计图,早就被植入安检系统。

只要带着设计图过安检,就会有显示,一律算作弊。

这样就能筛掉很多人,为他的学生提高胜率。

虽然听起来费时费力,但实际操作的结果却十分明显。

几千人的考试,被筛掉三分之一。

而那些冒着危险买答案的学生,得到的好处自然也很大。

反正他们这些都是考了几年都没过的,谁当初上制造学院、考制造师不是为了钱呢?

王教授和穆家拿了一大笔钱,足以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去坐牢、背上“作弊卖答案”这一人生污点。

穆婉身为穆家的人,不必坐牢,也还是要背上污点。

但这对于穆氏夫妻来说,无所谓,只要他们看重的大女儿四平八稳地得到制造师资格证,他们就满意。

唯一的意外就是林殊。

或者说,穆婉不幸地选中了林殊。

在陈先生的操作下,录音和视频再也瞒不住,两天下来相关信息飞满首都星。

穆氏臭了,不只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