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1 / 1)

在真正想赢的人面前,是没有什么前男友的。他相信萧行也是一样,绝对不会因为两个人的关系而放水。

大口呼吸后再次入水,姚冬的屁股朝上猛地一拱,紧实的翘臀将大腿带动,两条腿像鱼一样甩了起来。同时他的手臂在胸前完成了一个抱水的过程,随后手肘和大臂发力,将带有阻力的水朝后面狠狠推开。

推水完成,他再次跃出水面,大口呼吸。

陶文昌也没想到小冬上来就这么猛,天啊,他一上来就这么游是不是游50米游习惯了?接下来的150米怎么办?很快,面前的参赛者陆续进入了第一次转身,站在另外一端的转身检查员已经齐齐到位,两只眼睛紧紧盯着水下的接触器。

抵达接触器时,每个人的双腿都开始收缩,速度暂时降低。萧行憋着这口气,暂时名列第二,但是他并没有对姚冬的前程游速特别惊讶,以他对姚冬的了解,前50米就是姚冬最大的优势。作为一个前程游速特别快的人,姚冬必须尽量争取优势差距,用来抵消他之后有可能拉下的距离。

每个人的发力节奏都不一样,姚冬属于爆发型,他如果前面游不出来,后面就更难了。

两只手一起接触池壁上的触发器,萧行双腿收缩,身体抱团,然后再像弹簧一下展开,进入了第二个50米。

姚冬在第二个50米的前半程仍旧保持着领先地位,但是他知道自己这个领先持续不了太久。余星源和萧行都在追,其他泳道的人肯定也在追。他将目光集中在正前方,也就是他的第二次转身机会当中。

在这回转身时,他明显感觉到了双臂的酸胀。

蹬腿,再出发,两条手臂在潜泳的姿势下暂时得到休息,但这两秒钟转瞬即逝。手臂再次出水,姚冬的领先地位已经被萧行反超,右眼余光里的人领先了半个身子。

大萧冲上来了。

姚冬并不意外,他的后半程发力一直都比自己好,是纯纯的耐力型选手。左边的余星源也追上来了,应该比自己快出一个头位。观众席上的喊声比演唱会还要澎湃激动,甚至有人站了起来,大屏幕上打出了每个人的游速以及排名,姚冬从第一滑至第三。

罗锐紧盯着大屏幕,轻声问:“大萧这一年就盯100和200吧,短距离别让他上了。”

“行。”郭文康点点头。

“小冬看看后半程能不能追。”罗锐又说。

“悬。”郭文康用一个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泳池里的赛事已经接近白热化,所有人迎来了他们最后一个转身。此时此刻每个人的体能都已经抵达极限,不可能还有极限内的剩余,拼的就是后程的耐力。姚冬不止是手臂酸胀,他的两面肩胛骨肌群都在跟着紧张,因为蝶泳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独发力的手臂运动,背肌和腰肌都要参与进来。在这种关键时刻,所有人都从他的余光里消失了,唯一剩下的就是游。

他得往前游,每一次飞跃都要往前,但同时要把身体压低,不能让力量分散往上冲。

不断有水飞溅到他的口腔里,没关系,下一次再抬头还是要照常吸气,姚冬的脑袋再次沉入水中,周围就变得好安静,再瞬间出水,又听到模模糊糊的动静。

他不知道的是,大屏幕里的他已经追上了余星源。

虽然耐力不足,但他得天独厚的体质给了他最后的机会,再加上不间断的训练,姚冬不知不觉完成了短距离到长距离的过度。当他双手触面抵达终点时已经听不见声音了,耳朵里嗡嗡嗡乱叫,累到开始耳鸣。而确定自己姿势没错的下一秒他立刻沉入水里,居然失去了踩水的力气。

好在手臂够长,姚冬紧紧地捞住了左边的悬浮球,一个游泳运动员像抓住救命稻草,死死抱住不放。

看台上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姚冬急促地大喘着气,紧盯大屏幕成绩。他不想说话,什么都不想干,如果没有悬浮球肯定要沉底。而大屏幕上闪烁了两下,他看到自己的排名位居第二,清清楚楚地打在上面。

自己居然追回来了?

罗锐和郭文康同时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每个队员的比赛特点,两人都没料到姚冬居然在后面50米还能追一下,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屏幕上的A组第一就是萧行,用时1分56秒40,姚冬1分57秒15,余星源1分57秒30,三个人不愧是国家一级蝶泳运动员,超过了一级分数线1分58秒66。

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消息。

精彩的A组预赛已经完成,前4名选手出线,晋级明天的决赛。姚冬还没休息够就要腾出场地了,每个人都慢腾腾地往泳梯的方向游动。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觉得大萧往前游的时候,好像回头看了自己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