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1 / 1)

预备哨声响起,米义在3个人的注视下进入了出发姿势,当出发哨声发起时,他像翻了面儿的鱼肚子朝上出发了。大屏幕上出现了场上的实时更新状态,每个运动员的前头都有一条虚拟的线,那是该项目的目前最好成绩。

从最好成绩来看,每个人都和这条线有差距,大家都在追赶。

“行了,他们这状态算是调整好了。”场上的罗锐算是放心下来,有些人遇强则强,有些人遇到压力才会迸发出潜力,运动员就必须是这种人,“上午我真是心惊肉跳,他们每个人啊,紧得像小鸡仔。”

“是啊,米义上午那出发状态我都不敢看,他能踩上点,我这心里就阿弥陀佛咯。”张兵捂着胸口。

这一回仰泳的速度和上午相比也有进步,罗锐几乎不用算秒就能知道米义只需要保持下去就能把名次稳定在前3。眼下的队伍名次第一还是国家队,第二就是吉林,第三是浙江,北京首体大还是老四。

不过老四在追了,老四开始追了!

一个快速的转身之后,米义的状态越来越好,完全渐入佳境。他的臂环展现出完美的柔韧性,像巨轮的齿轮不断起伏,撩起水花画出弧形。维持在水面上的双眼只能瞧见天花板,这也是唯一一个全脸不能浸入水中的泳种,他脑海中也有那么一条直线,是几年前奥运会上出现的仰泳目前最好成绩。

他得追啊,他身后还有3个人呢。

漂亮的比赛由漂亮的开局开始,看台上的观众也在打赌金牌花落谁家,解说员更是嘴皮子翻飞:“目前处于3泳道的浙江有一些后劲儿不足,6道上来了。”

“毕竟经验多,6道目前已经追上了3道,两道持平!”

“还差最后5米,6道能不能将这个优势保持下去呢……3米,最后1米!顺利交棒!”

“我这真是屏住呼吸了啊,上午米义选手的仰泳真的不是很好,可能是太紧张了,现在6道的姚冬已经接过了这一棒,进入了蛙泳环节。北京首体大代表队的名次是第3名……”

“第2!超了!”

两个解说短暂的对话当中,姚冬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左侧的选手,将队伍的名次从第3名拉到了第2!

作者有话说:

小冬:啊啊啊啊我又杀回来了!

第163章 一波刚定一波又起

场上的状况瞬息万变, 这就是接力的魔力。

短暂落后都不要紧,就算是国家队在国际大赛上也有名次掉到五六名的时候,但只要人还在场上就能追上。运动员还没退场, 还没有人认输, 比赛就是一张巨大的牌桌, 不下桌就有可能最后翻盘。

欢呼声和解说员的声音压过了直播画面里的其他响动,来不了现场的观众也在注视场上发生的一切, 包括远在康定的姚冬家人,在高海拔的地区仍旧可以看到小儿子的风采。

姚冬还不知道自己超越了,但是他能听到耳边的欢呼声特别大。

没有了头发的干扰他全心全意投入到眼下的比赛里, 两层的泳帽夹着他的竞技泳镜, 沉入水中之后反而看得无比清晰。他睁开眼睛游泳, 透过薄薄的镜片瞄着水下的线, 一条一条,一格一格地瞄过去。曾经他也怀疑过自己有没有这个天分能掌握两种不同的游泳方式,但随着比赛经验越来越多, 这份信心也逐渐开始由薄渐厚,最终会成为别人无法拿走的优势,成为自己的拳头项目!

别人都开始游两个泳种了, 他肯定也没有问题。姚冬忽然想到了这一回参赛的郑天赋,他并没有参加本队的混合泳接力蝶泳, 而是去支援了自由泳接力,大家都一样, 只要团体用得上自己那就上吧。

那就上吧!没什么不可能!姚冬双手触壁, 身子像海豚腾起又落入水里, 像是用水花给自己盖上了一层透明的衣裳。

“第二了, 老罗, 咱们第二了。”张兵有些颤颤抖抖,说话不顺。因为他没想到能冲这么快,上午的低迷情绪实在太吓人了。

方行眼珠子瞪得股突突的:“冬子啊,加把劲,能不能试试超越一把顾翱翔啊!”

“是啊,小冬这回的表现很不错,他只要把第二这个名次带到大萧手里就行。”罗锐的分析则更加偏向理智,“超越顾翱翔是不可能了,咱们队里唯一能和他拼一把的就是唐乐意,两个人在蛙泳长距离上肯定有一场恶战!现在小冬能游到第二我已经心满意足,最起码证明孩子们已经长大了!”

是啊,教练们频频点头,但同时心里也有心疼。

教练不能轻易地流露出柔软,大多数时候他们都要保持强硬,可是每一个人成为教练之前也是学员,也尝过年轻失败,错失良机。他们走过的路学生们一定走过了,但学生们走过的路他们不一定经历过,就好比这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