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1 / 1)

不够瘦,太高,骨架大。她初中就长到175了, 高中直接窜到了180, 从来就不是小鸟依人的女孩子。但这样的身材在游泳教练眼里就是老天赏饭的好苗子, 她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冠军赛, 到现在仍旧承受着家乡人的不理解。

但罗锐相信她,一个能把专业技能练到炉火纯青的女孩子,怎么会被老家的闲言闲语绊住脚。

袁亦秋看着水立方洁净的天花板, 甚至还能看到前后通透的膜状结构墙壁。当她的左手臂出水时,右手臂就已经入水了,一边的肩膀下沉, 另外的一边肩膀就要浮出水面。两条手臂交替入水,双腿和双脚用力地踢弹, 正在飞快地走水。

一手臂沉下肘部,一手臂垂直向上, 每一回都是拇指出水, 入水时由小拇指先来。她踢弹的水越多就越轻松, 仿佛褪去了一身是是非非, 在水里只需要面对自己, 正视自己。她游得越快,金牌就越多,当她戴上足够多的金牌时就能堵住那些人的臭嘴。

她的世界不需要别人来评价,全国冠军也轮不到他们来质疑。

姚冬双脚踏在跳发台的上头,两只手抵达了标准起跳位置。袁亦秋即将到岸,从他的角度看过去,他第一次理解了优雅。

自由泳流畅,蛙泳安静,蝶泳激烈,仰泳优雅,每个泳种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不光是速度,当姿势做到位之后也会赏心悦目。袁亦秋的时速不仅没有减慢反而一直在加快,身躯化作一根笔直的撞针,即将迎接赛程的终点。

当她的手指尖压上计时器的那刻,姚冬仿佛听到了“叮咚”一声,就是自己出发的哨声!

“现在大部分泳道都已经换上了第二棒,目前排在第一的浙江代表队,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新人队,好,最后一道也换上了蛙泳,仰泳的部分已经全部结束了。”

“每一次换人就是一次名次大洗牌,因为各个队伍在相同环节的水平有高低,再一个涉及了两种性别的更换。就在我们解说的这短短的十几秒里场上的名次发生了巨大的波动,顾翱翔如一支穿云箭已经从第5冲到了第1!”

“实力还是强啊,这个不得不说,顾翱翔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分赛站也是拿了一枚宝贵的金牌。现在紧随其后的是姚冬,姚冬一扫单人项目的低迷状态已经追上来了!”

“仰泳的第5和第6一下超越到了第2和第1!发生得太快了,十几米之内这两支队伍就完成了反超!潜泳一直都是姚冬的拿手项目,姚冬坚持,姚冬!姚冬!”

不怪解说员激动,而是水下的潜泳环节刚刚完成了一次非常不明显的反超。每一双眼睛都能看出姚冬的潜泳状态非一般得优秀,完全是目前国内登顶的水平!虽然只有不到15米的发挥,可是他能够将这15米完全归为己用,尽最大的能力在闭气的状态下完成提速过程。

氧气对他来说像是多余的,他只需要水就能充分运行!

水流从耳边嗖嗖地过去,姚冬扛着满身的疲惫往前冲刺。发烧的身体虽然一直在拖后腿,但是意志力可以冲上精神高地,姚冬的身体潜入水下,避开水面水分子被水下分子向内拉的张力,只感受水流。

他相信自己这时候一定比顾翱翔要快,技术教练分析过每一个世界冠军的时速,自己的水下时速很有优势。他的身体完全拉直了,连带着背后的火罐印子也从正圆形拉成了椭圆形,两只手臂都在头部的前方,一只手压在另外一只手的上方。

左手掌在上,大拇指扣住右手掌的边缘,以免两只手被水流冲击得分开,这是巨大的技术失误。他的背部肌肉、核心群肌全部跟着拉伸,两边肩胛骨向耳朵靠近,带动了烙着深红色火罐印的肩膀。

水流的冲击力非常大,因为他的速度太快了,姚冬像是一个执拗的人扣紧双手,但那水的力量一直想要将他的手拉开。在15米潜泳即将抵达最后那条线的前一刻,姚冬一跃出水,这回不用水,他自己将两只手分开!

至此,所有的环节都和蝶泳一模一样,姚冬也从无氧世界回到了有氧呼吸,一下子扩开他的胸腔。

刚刚经历了第2棒,场上就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反击。虽然出水后的两三米内姚冬就失去了他的速度优势,可是他仍旧给全队争夺了机会。首体大教练席位的沸腾自然是意料之中,难得的是潘秀伟教练也频频点头。

她后头站着的郑适也开口了:“和您预料得一模一样。”

“舍小我,保团体,确实做的不错。”潘秀伟看着姚冬的身影,他每每浮上水面喘一口气,内行人都能感觉到他有多吃力。要不是体力有限,没有谁愿意放弃一个单人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