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1 / 1)

像彭高洋、罗梦璇、顾翱翔、周小萌……按照国家队的发展弧线来瞧,16岁基本上就是国内游泳运动员的门槛儿了,冲上去国家队, 冲不上去二线队。这些按照标准弧线冲出来的运动员有着绝佳的天赋和努力程度,但也有一批,极少人, 再等等才行。

姚冬等到了18岁、19岁,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爆发, 但是他突然的质变也带来了相应的风暴,有点打懵了他。

要是所有人都不看好他, 姚冬的心气儿上来了, 我偏要赢一个给你们瞧瞧!但是现在绝大部分人都看好了他, 姚冬反而被限制住了, 被困在了众人的眼光里。

仍旧是一模一样的潜泳姿势, 姚冬拉伸肌肉,双手向前,手指紧扣手掌边缘,但是却觉着今天的水阻格外得大,比任何一天都要猛烈。那些水挤压着他的生存空间,挤压着他的胸腔,无数只无形大手反复推搡着他。

你赢啊!你得赢啊!你必须要赢啊!你怎么能不赢呢!

明明身处透明水底,姚冬看到了很多双眼睛。它们的注视停留在自己的身上就形成了一张带有黏性的大网,拖着他。

马上就要到出水线了,但是姚冬的队友们都没有放心下来。他们天天在一起训练,对彼此的实力知根知底,小冬刚才的出发不是特别好,但怎么潜泳也差了一些呢?

“诶呦,我都不敢看了!”尤涵用双手捂住眼睛,“我最不喜欢看50米了,来人啊,唐老大给我游一个1500!”

“你别说话了,我心里乱着呢。”唐乐意在旁边直抖腿,他能明白尤涵的意思。很多人都不敢看50米,因为50米的胜负就在呼吸眨眼之间。它不像中长距离还有缓和追赶的机会,环环相扣,一个环节扣不上就整场完蛋。

米义和萧行两个人连说话的心思都没有了。萧行甚至坐不住,已经提前站了起来。他们的正下方就是教练,一个个站得像雕像,每个人的肢体语言都透露着不松弛。

丹增顿珠刚刚坐稳没多久,气喘吁吁地看着水中的人。票的位置很好,是距离泳池最近的那几个区域之一,他不用看大屏幕都能看到弟弟身上的红印子,现在他情不自禁地捏紧手中的佛珠,一句一句默默诵经。这就是他不能违背的唯一信仰了。

远在康定的家中,姚冬的亲人同样目不转睛,身为高山民族的他们仿佛也感受到了缺氧,不敢喘气。

姚冬马上面临出水,这时候他开始有意识地调整注意力。他不能被动等待,必须有自己的主观意识,顶尖运动员到最后拼的都不是体力,而是脑子。谁能冷静下来谁就有一分优势,谁进入状态最快谁就离金牌更近。他们经常被教导不要在水中关注对手,要把心思都放在自己的身上,这是硬性要求,只是很难做到。

当你左右两边的人都在加速,即将超越的瞬间,每个人都会有心理波动。

姚冬面临着场外的压力同时也在处理波动。他的上半身保持不动,下半身的动作从来不停,短短的半秒之内他脑子里像高速电影,开始放送画面。

全部都是曹骏和周小萌。

他在自救。自己了解对手,赛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他们的特点。他看过他们的数据,清楚这两个人的战术策略。曹骏在100米蝶泳中获得金牌,但是他的前50也没有特别超强的优势,周小萌的前25米特别快,因为身型不同所以遇到的水阻也会更小,但是后25米能量供给不上,肌肉跟不上,会掉速。

那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优势就是比曹骏快,比周小萌猛。

脑子里的画面从对手换成了自己,姚冬也看过无数自己的比赛视频,他能清晰地记住每一个动作,掌控身上的每一块肌肉。他的身影逐渐和曹骏、周小萌重合,好似一层一层图层往上叠加,他们的脸不一样,但是已经变成了一个人。

最后全部变成了自己!

别人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个叫作姚冬的藏族选手。同一时间姚冬正式出水,几乎挨着比赛规定的出水线。当他将注意力收回时就没再注意两边,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出水最晚的那个。

“姚冬出水!”解说员仿佛早就在等待这一刻,这值得期待的关键一刻,“姚冬的这口气可真能憋啊!”

“他潜泳一直没有什么问题,一开始稍稍慢了一些,但是后来这一下子完全追上来了。”

“这几天我也关注到了一些网友在咱们公众号评论区的留言,都说咱们要是有这个潜泳比赛姚冬一定轻松取胜。但是潜泳并不像咱们看上去这么轻松,实际上充满了危险,一口气潜50米竞速游泳和普通人一口气潜水的差距可谓天上地下,极有可能缺氧从而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