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1)

春日宴 昆仑山上玉 895 字 3个月前

她在心底叹了一口气,悄悄地掩上门,走了出去。

薛婉樱看着女儿,一言不发。

她长大了。从十三年前,刚出生时的那么一点点,终于长成了今日的豆蔻少女。从她第一天将她带到这个世间起,她就暗自发誓,一定要让她一生平安欢乐,但近来发生的许多事总让她格外忧心,她到底还能庇护女儿多久。

沉默了半晌,薛婉樱终于开口,问咸宁道:“你知道赵邕犯的是什么罪么?”

咸宁垂着头,声音也很低很低:“儿臣身边的女官都告诉儿臣了。她们说,赵大人犯下的是通敌谋反的大罪,但女儿不信。赵大人向来风光霁月,忠君体国,又如何会做出谋逆的恶行?”

咸宁公主一口气说到最后,胸/脯因为气愤而不停起伏,一张白净的瓜子脸也涨得通红。

但薛婉樱却很平静,甚至还反问女儿:“可以谋逆之罪将他下狱的,不是别人,正是你的父亲。”

“难道父亲就不会有错的时候么?”咸宁情急之下,直接脱口而出。

薛婉樱缓缓地露出了一个微笑,带着五分忧虑,五分欣慰:“会,他当然会。”她伸手抚上女儿的头发,带着她坐到梳妆镜前,举着木梳,梳过咸宁如瀑一般的秀发,低下头,轻声说:“你的父亲,其实也只是一个凡人。可他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就成了天子。”

咸宁听着母亲的话,觉得有些发晕。难道不是因为父亲是天子,所以才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么?

但母亲却没有继续为她解答这个问题。她只是放下梳子,看了她一眼,而后柔声对她说:“赵大人的事,阿娘会来想法子,但有些话,你千万不能对你的父亲说。知道了么?”

咸宁看着母亲,点了点头。

*

周太后仙去之后,最惶惑不安的莫过于齐国公。他一生没有什么建树,不过是倚仗着投了个好胎,所以荣华富贵了大半辈子,周太后骤然离世,离世之后丧仪又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不能不让庸碌的齐国公感到失意。但但最伤怀的人却是周夫人。

周夫人三岁丧母,可以说是周太后这个比她长了十岁的长姐将她一手带大的,周夫人和周太后的感情一向极为深厚。周太后薨逝之后,周夫人甚至一连几日几夜没有阖眼,薛婉樱为此还专程为此悄悄地回了一次薛家。

昨日周夫人身边伺候的管事姑姑瞒着周夫人给薛婉樱递了消息,说是周夫人昨夜不知因了何事和薛婉樱的父亲薛珣大吵一架,乃至于几乎刀剑相向。

薛婉樱心惊之余,暗自打算起来,是否该劝母亲去别庄小住几日。

薛婉樱的父母感情并不和睦。

周夫人是幺女,先考周眺怜惜她自幼失母,对她百般骄纵。等到周夫人长成选婿,彼时周眺和薛婉樱的祖父同朝为官,一时瑜亮,为着惺惺相惜,也为着巩固薛周两家之间的关系,薛婉樱的祖父提出让周夫人在他的四个儿子中任选一个当夫婿。

当年周太后给年幼的薛婉樱讲到这一段时,曾经戏言:“从前魏晋风流,郗太傅于王家儿郎中选中了王羲之。你母亲的待遇,比之郗璇,也差不到哪去了。”

可周夫人和薛珣并不似王羲之和郗璇。

薛婉樱的父亲爱好文雅,生平最厌恶的莫过于两件事:一是商人一身铜臭,二是政客满嘴谎言。可周夫人长在权力的漩涡中,一生最爱的莫过于在浪花中起舞。和薛珣结缡之初,周夫人尚能有着闲情逸致和丈夫品诗论画,但眼见着他在正途毫无建树,周夫人慢慢地开始不满于此。夫妻由此交恶。

其实若周夫人生做男子就好了,那般她就能堂堂正正地走上朝堂,不必躲在丈夫身后,只是一昧地驱使着本就无心政事的丈夫上进。

不,其实错的也不是生为女子,而是这个从不给女子机会的世间。

思虑再三,薛婉樱最终唤来涂壁,让她持着自己的令牌,去薛家传召周夫人到兴庆宫来一趟。周太后没有亲生的子女,几十年来积攒的库房大多都留给了薛婉樱,薛婉樱又将其中的大部分都给了咸宁,等着她出嫁后带回周家。但还有一些书卷,是周太后从前阅览过、批注过的,薛婉樱想将它们都留给自己的母亲,权当宽慰。

薛家的宅子离宫城并不远,涂壁又是薛婉樱身边得脸的管事姑姑,出入宫闱,没有人会斗胆阻拦。因而去而复返,也不过是一两个时辰的事。但薛婉樱没有想到的是,先来的人却是天子。

兴庆宫的主人离世也不过是一月之前的事。

天子在周太后别葬之事上已经显露够了私心,周家虽然在朝堂上失了领头羊,一蹶不振,却也积威仍在,不少依附周家的朝臣都站出来竭力反对此事,天子未此又发落了许多人。旁的朝臣,虽然一时间都在观望,还没有哪个人真的站出来指责天子或是为赵邕求情,但私底下并不乏不满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