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2)

春日宴 昆仑山上玉 880 字 3个月前

薛婉樱愣住了。

这是她第一次,认真地打量起自己年逾十四岁的女儿。

半晌之后,薛婉樱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她看向咸宁,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她:“你说的这些都对,可对的东西并不一定有用。我现在只问你,你要如何令省中的那些相公们认可你,开这科试?”

“稚娘,”她说,“士族竭力反对科试,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凭借荫封入士,以期世代簪缨。朝中的庶族官员推崇科举,是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寒门子弟和自己并肩作战。你的父亲、祖父,有时看重士族,有时打压士族,扶持庶族,说到底是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这是科试尽管艰难,到底还是能够维持下去的原因。这个朝廷里,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是推崇科试的,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利益。”

“而今你要开女科。”薛婉樱正色,问她:“谁是你的盟友?”

咸宁低下头,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说话。

半晌之后,她才再度抬起头,看向自己的母亲,用一种平和却坚定的声音对母亲道:“没有人会是我的盟友,因而我只是换一种方式,徐徐图之。”

“宫廷之中,总要有人操持宫务、甚至为太后攥写文书,归档信函,识文断字的女官再适合不过。就让女科从这里开始吧。”

薛婉樱沉默良久,终于还是笑着点了点头。@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笑容里不知怎么就带了几分欣慰。

就让一切从这里开始吧。

永安元年的六月,天子敕令,迎谏议大夫郭淹之女郭呈、中书令薛琰之孙薛慧入宫。

分别拜德、淑二妃。

李沅将后位握在自己的手中,像是某一种奖赏,驱策着两方为自己卖力,也像是某一种警告,让两方都不敢轻举妄动。

同年八月,在薛琰和郭淹的共同坚持下,李沅下令,让和自己同岁的异母弟弟李淇之国幽州。

翌年春天,由数位大臣共同主考,举办科试。李沅听从姐姐咸宁公主的提议,开创女科,甄选才德兼备的女子入宫为女官,一应品秩,昔如外朝。

此事一出,朝野哗然。

但不过几日,李沅又下旨,特许自己还未出降的姐姐咸宁长公主在京中开府别居。

第52章

(永安三年,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