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抬了抬手,有些敷衍道:“众卿平身。”
待官员平身后,殿前太监例行公事的喊道:“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王京出列道:“陛下,臣有奏。”
见是王京说话,小皇帝收敛了一些,认真道:“王尚书请讲。”
“臣观京城大营训练不足,军纪松散且有吃空饷的情况,臣建议应大力整顿,整肃军纪。”
小皇帝点点头:“王尚书此话在理,此事就交由王尚书去做吧。”
“臣遵旨,臣还有一事。”
“请讲。”
王京叹了口气道:“策北公主所献的新式火铳虽威力大增,不惧梅雨节气,但造价过于昂贵,并不适宜大量监造,应缓图之。”
小皇帝闻言皱起了眉,想了想道:“此物朕已然见过,确实比火绳枪方便许多,威力也确实不错,若是配上于卿所说的三排枪阵……”
提起三排枪阵,小皇帝往大臣之中巡视道:“于爱卿?于爱卿何在?”
站在比较靠后位置的于非听到小皇帝点他的名,连忙也学着其他大臣那样,手执朝笏出列拱手道:“臣在。”
小皇帝眼前一亮笑道:“你来解释解释这三排枪阵的妙用。”
“是……”于非酝酿了一下语言,开口把这三排枪阵的作用解释了一下。
他其实也明白,火燧枪的出现对于目前的大乾来说有些拔苗助长了,造价昂贵也在情理之中,大量监造也不现实。便开口道:“尚书大人说的也有道理,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此铳造价昂贵,可以少量监造,优先装备前线将士,比如镇北关。”
“好一个一口吃不成胖子,于卿这比喻,甚妙。”
殿中的大臣也被这比喻逗乐了,太和殿中发出善意的笑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笑过之后,小皇帝拍板:“那就依两位爱卿,朕回去就拟旨。”
两人退下后,又有官员陆续上奏,某地连绵大雨引发了山体滑坡,又有某地发生小范围旱灾,总之大事没有,都是一些小灾小难。
不过,刑部尚书韩忠奏报的沿海一带常有倭寇劫掠沿岸百姓一事,倒是引起了于非的注意。
但想到王京“多听少说”的嘱咐,并没开口建议朝廷重视。
而在场的官员似乎也没把小小的倭寇放在眼里,只当是寻常小事。
散朝之后,于非快步跟上王京步伐道:“老师,您可知倭寇掠夺之事?”
王京捏着胡须沉吟片刻点头:“大乾以东的扶桑小国,此国有小礼而无大义,生性残暴,不过如今扶桑战乱不断,不足为惧。”
于非却摇头道:“既知扶桑生性残暴,朝廷就不可不防啊,若任由胡作非为,早晚必成大患。”
王京听了点点头:“此话在理,改日老夫与刑部尚书好好谈谈此事。”
虽然王京这么说,但明显还是没放在心上。
不过想想如今的大乾内忧外患,北方的金国才是大敌,再加上广平藩王叛乱都尚未平定,剿倭也确实要往后稍稍。
他心中暗叹一声,也未在提及此事。
告别王京后,想着火铳的事,以及自己升任左侍郎的事都应该和策北公主说说。
于是就骑着乌云盖雪来到策北公主府,却被秋月告知,今日天未亮,策北公主就带着镇北铁骑返回了广平前线,于非也只得作罢,与秋月聊了一会天就告辞离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