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岂不是兔子和鱼都别卖了?留着吃?”这是文二舅的提议。

却遭到了反对“鱼和兔子留着又能吃多久?没有粮还能天天吃肉?依我看留下一些熏干,别的都卖了买粮”文二舅母有不同意见。

“确实,相比起来,粮价还便宜些”文大舅母也一样的看法。

何况不卖这些,哪来的银子买粮?养鱼、兔虽然比寻常农户挣钱,可花销也大。

一年到头就指着这几天卖呢。

众人你来我往的讨论起来,激烈时还得怼上两句,不过时间耽误不得,还是讨论出了办法。

文大舅和文二舅家打算带着银子去镇上,先把今天的鱼、兔卖了,就去买粮拖回家中。

文大舅家和文二舅家人多,每年消耗的粮食也不少,得多备点。

他们的主意是每天上午卖肉,下午买粮,有板车遮掩,别人也不知道他们买的什么。

天天去镇上,也可以得到最新的消息,何况他们养的鱼兔不是一天能卖完的,

秦封觉得可行,据他估计,流民到他们这边,大约得年后,现在知道消息的人很少,现在大家都在忙着准备过年。

等年后流民流窜过来,北方大旱的消息传开,再结合当地下雨情况,估计有不少人都得抢粮了,那时候买粮才是最难的,年前买粮应该不必太过担心。

商量好后,大舅出去帮忙装鱼,二舅也去给他帮忙,这时外公外婆手里拿着红包出来,塞给他们一人一个,说是压岁钱。

除此之外,谢栗还有单独的一个,外婆说这是他们这儿的习俗,新媳妇或者是新夫郎第一次上门,长辈得拿红包。

谢栗不知道是否有这个习俗,捏着红包,偷偷看向秦封。

秦封点头示意他收下,他们这儿确实有这个习俗,除了外公外婆,大舅母和二舅母也分别给了谢栗红包。

天已经蒙蒙亮,池塘边大舅家的儿子们已经把鱼都装上了车,一辆牛车,一辆驴车,身后的板车上装着特制的大木桶,鲜活的鱼在里面蹦来蹦去。

另一辆板车上装着文二舅家的兔子,全都被捆好装在背篓里,一个个膘肥体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