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2 / 2)

萧泠音思考着她该怎么做,她托着下巴,右手拿笔,却始终没有落在纸上。

片刻,她说:“农户的孩子们即便读过书,一两年之内也追不上世家子弟。但我们可以在其中择优录取,让他们自己选择,留在原籍教书或是继续读书。”

开设书院需要先生的数量很大,而今识字的人多是世家子弟。他们并不愿意被派到偏远的地方去教书。

而农户大多是靠天吃饭,若是能得到朝廷俸禄,想来也是愿意的。

谢晏赞同道:“是个好办法。”

萧泠音还在想。

她得让至少三分之一的读书人出来是有生计的。

只有利益够大,大多数人都相信他们能够在读书后过的比原来好,百姓才会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去读书。

这时谢晏提醒了一句,“让百姓识字固然重要,陛下也需记得,耕织为国之根本。”

他在提醒萧泠音,不能只把心思放在让更多人读书认字进而入朝为官这个方向。若是因为朝廷给出的待遇太好,所有人都不愿意安于耕织,大周也将混乱。

萧泠音笑着点头,“嗯。我得考虑怎么把握中间的度。”

在朝堂上将此事又议了几次,才总算得到一个还算妥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推行了下去。

在快要入冬时,月扶从洛城回西域,途经玉京,和萧泠音见了一面。月扶没有停留很久,他知道萧泠音心有所属,他再强求也没有用。眼下已经很好了,西域和大周交好,受大周庇护。

萧泠音派了些人护送月扶回国。

月扶前脚离开,谢晏后脚就求见女帝。

萧泠音自然没有不见的道理。

谢晏进宫后没有像往常一样行礼,他走到女帝身边,一把抱住她。

他也不说话,只轻轻抱着她。

萧泠音猜想大概是因为月扶的缘故,她尤记得之前在洛城,月扶每次故意与她示好,接近她时,谢晏都会不高兴。

她手放在谢晏腰上,仰头看着他,鼻尖动了下,调笑道:“我怎么闻到股酸味?”

谢晏知道她是在打趣自己,却也不争辩。反而把手放在女子腰上,用力往起一带,吻上了他肖想已久的唇瓣。

他慢慢吮弄,眼神专注,只看着面前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