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 / 2)

收余恨 松风 852 字 3个月前

那人说得极大声,像是故意要说给我们听见。李陟遐并不恼,也不解释,别过脸笑。

“哪能啊!”孟源打着圆场,“先回家吧,车里还有姑娘呢。”

“姑娘?”那人诧异地看向我们的马车,微微欠身。因为隔着帘子看不清表情,我不知他是什么用意。

孟源和那人提着灯笼走在前面,李陟遐驾车跟在后面。孟源毕竟是外乡人,家在吴家村东边距村子还有一段路程的地方。

房子周围围了一圈篱笆,院子不算大,却干净整洁,就和孟源这个人一样。院中还有一颗梨树,可惜现在还不到开花的季节。

把我们让进了屋,孟源把蜡烛点上。此时我才真正看清那人的脸。他清俊的面容淡然似远山,眉宇间笼罩着柔和的光,清俊的身影在斜照下来的月光里,好似世间最绝美的温玉。

他吹灭手中的灯笼,把它放在一边,朝我们拱手一拜:“在下不知车中有女眷,开了些不合时宜的玩笑,还望三位见谅。”他虽说得诚恳,但眼神中还是带着防备的意味。

我和妆成向他屈膝回礼,李陟遐也拱手算是回礼。他既对我们防备,我也不想与他多言。

“在下姓阮,名言一。敢问三位名姓。”

阮言一?我不禁抬头细细打量他。我虽不认识他,也从未见过。但其大名却如雷贯耳。

阮氏也是从龙功臣之一。不同于开国四公都是武将,阮氏乃是太祖麾下最最得力的谋士。太祖曾说‘得阮氏相助,一半天下已定。’

太祖开国之后,阮氏没有挟功自傲,反是激流勇退,放弃了炙手可热的权势,偏安一隅。

这阮言一之所以名声在外,是因他是出类拔萃的阮氏子弟中更加出类拔萃的天才。三岁能作诗,六岁熟记四书五经,到了八岁已经可以和大家同席辩论。可惜的是外界传言这个所谓神童到了十二三岁时变得灵气全无,江郎才尽,从此只知寻仙问道。

看着眼前这个传闻中的阮言一,我不动声色:“小女子名唤杨娇儿,这是我的妹子名唤杨妆儿。这边这位是我不成器的兄弟,姓杨单名一个遐。”

阮言一的笑容像狐狸一样狡黠:“杨。好姓。”

“好了好了,”孟源道,“几位赶了一天的路,想必是乏得很,今日先休息,养足了精神明日再说吧。”

阮言一抬手捂着嘴巴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对孟源道:“厨房锅里给你热着饭呢,三位贵客若是饿了,你就受累给他们擀面条吧。”说完一甩袖子自顾自地离开。

孟源应是已经习惯了阮言一的性情,也不管他,对我们道:“我先带三位去房间休息,面条很快下锅,做好了我给几位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