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2 / 2)

收余恨 松风 861 字 3个月前

菜热过之后又再被端上了桌,为首的人道:“陛下吩咐让皇后娘娘一定不要浪费。”

我让图南、鹅黄等人一起坐下吃。

桌上的菜虽说热过了,但我吃着仍如同嚼蜡,食不知味。

后来一连很多天,报上来的消息都不好。我想破脑袋,始终不明白沈涤尘说的不是时候到底是什么意思,究竟到了哪种地步才能算是“时候到了”?

阮言一向沈涤尘和我告假出了宫,临走的时候嘱咐我不要轻易做决定。

我问他这个时候出宫也离不开应京,他此时出去能做什么?

他只向我笑笑,神神秘秘地说:“山人自有妙计。”

两日之后,阮言一自宫外回来,且带回来一个还算不错的消息。

“起码七日,”阮言一喝了一口茶,因为喝得太急而险些呛到,“城外的灾民起码能有七日吃上饱饭。”这幅仪态与平日的他相去甚远,但我不仅不觉陌生,反而倍感亲切。

这确实算得上是连日以来听到的最好消息,我在惊喜之余不禁又疑惑他是从何处筹得的粮食。遂向他追问其来历。

阮言一将手中的茶杯放下,整了整衣衫,道:“阮家的商行遍布各地,应京的产业虽比不得别处,但在各行也算佼佼者。我好歹是阮氏的公子,从自家商行里调动些物资的能力还是有的。况且阮氏一动,其他与阮氏有合作的商户们自然不会作壁上观。”

我起身走到他跟前,唤了一句:“阮公子。”然后向他恭敬地行了一礼,道:“阮公子大义。我替灾民,百信,大郢,谢过阮公子,谢过阮氏相助。这一笔,大郢记得,李氏也记得。”

阮言一起身双手将我扶起:“皇后娘娘言重了,如此大礼我一介布衣如何受得?况且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随后几天,去借粮的龙溪等人也陆续回来了。就如我所预料到的,愿意慷慨解囊的地方寥寥无几。多数都是看到朝廷的旨意,一边哭穷,一边挤出些陈米充数。带回来的粮食杯水车薪。

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然而,沈涤尘仍不愿开城门放灾民入城,仍在等那个契机。

看着粮食一日少过一日,城门口值守的兵士,城内巡逻的各家府兵,宫中各处加派的禁军确一日多过一日。

好不容易筹到的粮食终于还是被吃完,眼见着天气一日冷过一日,城外的灾民为了求生,频繁与守城的士兵发生冲突。

第145章

因为关着城门,不仅是城外的灾民吃的少了,就是城内的百姓能吃的也越来越少。今日端到桌上的饭食早已经大不如前。多是些肉食,鲜少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