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1 / 2)

焚山河 孙宇 854 字 3个月前

旧式的汉化,如同过期的药品,吃下去不仅无效,甚至有害。

善于学习、敢于思考的宇文泰,想出了一条新式的汉化路线,不过,这条新式的路线,看上去,竟然更加的古朴。

你的汉化改革,莫说两晋南朝,就连秦汉这些都不参考,他设计的政治制度,直接照着中原文化的鼻祖西周来。

毕竟,凤鸣岐山,才是你的理想。

您把官府官职的名称,都改做了西周式样,朝堂礼仪,遵从周礼,大小官员,学习《周礼》。

这一点非常重要,那时候,东魏回归鲜卑旧俗,朝廷重要仪式,都由萨满巫师主持,军事命令,都由鲜卑语发布,中原贵族,都已熟练掌握鲜卑语,作为人生重大课题。

而南边,自诩华夏正统的梁武帝萧衍,也痴迷外来的佛教,遇上大小事情,都要先用古印度的梵文,诵几遍佛经,全国上下,梵音回荡,华夏正音雅乐,反而日渐式微。

说起来,若没有你的汉化改革,源远流长的中原礼仪,在中国大地上,几无立足之地,险些薪火丧尽。

你,本也是个鲜卑人,却想着把关中平原,带回了一千五百年前的西周模样。

形式上是复古,但内容上,却是与时俱进。

虽然,古今杂糅的结果,是看上去,古灵精怪。

你用来建立政治制度的摹本,是儒家经典《周礼》。据考证,《周礼》并非西周著作,而是后世的伪作,其中记载的政治制度,出自于儒生们的臆想,完全不具有实际操作性。

历史上,有人就在现实中生搬硬套过《周礼》,但付出过导致天下大乱的惨重代价,那就是王莽。

你没有生搬硬套,你鬼精鬼精地利用了《周礼》制度中的语义含混与不靠谱,将其与你的集团中,本就存在模糊的不统一,给理顺了。

比如,西魏这些个叫大冢宰、大前疑、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的官府职务,让人摸不着头脑,说是仿照西周,西周都灭亡一千年了,谁还记得这些职务,如何分辨?

不好分辨?

那正好,就重新制定分辨的标准!

你说,大冢宰,就是宰相,总领百官,由你亲自来当。

你说,大前疑,就是副宰相,由你的侄儿宇文护来当。

你说,天官,就是吏部尚书,统管人事工作。

地官,就是大司徒,打理财政政工作。

春官,管礼乐,夏官,管军事。

秋官,管司法,冬官,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