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1 / 2)

焚山河 孙宇 860 字 6个月前

你看赵贵那欠揍的样子,想来他回家,也是做足了功课,这回捣乱,捣在了点子上,所以,气焰才如此嚣张。

熟读史书的你,其实知道,皇帝与天王,这两个称呼之间的区别当中,凝聚着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两百多年来的所有惆怅。

两百多年前的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羯、氐、羌,五大游牧民族闯入中原,史称五胡乱华。

百余年间,五胡先后在北中国,建立了十五个割据政权,连同当时北方唯一的一个汉人政权北燕在内,统称十六国。

光速崛起,光速堕落,是十六国的一致特色。哪怕其中的后赵、前秦这种,巅峰时期,曾经短暂统一过北中国。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游牧民族的军队,实际上,就是这个民族的全部男丁,而这些男丁,则又分属于,各自不同的部落。

各自不同的部落,为了某个目的,组建成一个联盟。

在汉人看来,这个联盟,就算做是一个国家,一个王朝。

实际上,这种联盟,与中原式的王朝,相去甚远。

中原式王朝,兴起的方式,是足够写成一部大书的创业史,无数英雄,可以在其中挥洒壮志。

中原式王朝,灭亡的方式,是在时光的消磨中,慢慢腐烂,整个过程,还会穿插几次,救亡图存的悲壮艰难。

而草原式王朝,兴起的方式,往往一战胜,而天下大定。

灭亡的方式,也往往是一战败,而天下尽失。

因为草原王朝,实质上是一种部落联盟。

既然只是联盟,就可以迅速组合,也可以迅速解散。

这样的联盟方式,与上古时代的西周类似。因此,慢慢开始学习中原文化的草原盟主中,在选择自己的尊号时,好些都放弃了秦汉式的皇帝,而选择了西周式的天王。

且只有正儿八经做出些事业的盟主,才有资格自称“天王”。比如短暂统一过北中国,曾经盛极一时的后赵石勒,与前秦苻坚。

“天王”这一称呼,在这个时候,就意味着一个松散,短命的草原式部落联盟。

直到北魏拓跋家族的出现,在机缘巧合之间,废除了部落兵制,鲜卑王朝,才拥有了绵延至今的国祚百年。

拓跋家族因此直接做了皇帝,不称天王。

北魏孝文帝激进的汉化改革,激化了胡汉矛盾,老派的鲜卑人,在激愤之中,要求恢复传统的草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