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1 / 2)

焚山河 孙宇 855 字 3个月前

胜利之后,北周严酷的军国主义,因为失去了假想敌,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北方的突厥,南方的陈,都与北周王朝,夙愿不深,不足以为军国主义的继续实行,提供心理上与道义上的,合理支撑。

统一全国,进而开疆拓土,关心这些事的,也只是武帝宇文邕一个人。英年早逝之后,他的遗志,一时之间,竟然无人继承。

所以,灭掉宿敌,北方统一,宇文王朝迎来的,却是压抑太久之后的麻痹。

当然,若不是宇文王朝的这一阵麻痹,你的夺权之路,何以如此顺利?

顺利夺权,改朝换代之后,你,是否还要继续推行,一切以军事行动为核心的商鞅式军国主义?

不!

文官出身的你,知道那样做,存在太多的问题。

首先,政府的负担太大,军国主义制度下,政府收入的一大半,都要交给军队,为满足支出,政府只能另寻出路。

那政府本身,又不能创造财富,怎么办呢?

无非是加重对民众的盘剥,就这么一个路数。

你记得,当年,为宇文泰建立行政制度的苏绰,苏老先生说过“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驰乎?”

意思是,他那时候,搞的那套制度,就像把一张弓拉倒了最大的程度,只能是紧急状态下的临时措施,不该是正常情况下的普遍状态。后世君子,应该把这套制度,做适时修改,让老百姓能够轻松下来。

也就是说,谁能把这套制度,进行适时的修改。

那么,这个人就是君子。

老百姓,自然会拥护君子。

刚刚建立新王朝的你,自然想要,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所以,你心里,有足够的动力,去修改这套紧绷太久的军国主义制度,让老百姓尽快地认识你,熟悉你,拥护你。

另外,终止现行的军国主义制度,还是一个政治安全的考虑。

比起赢得老百姓的拥护,这,可能是一个更加迫切的考虑。

宇文泰时代,不论是朝堂上,还是地方上,掌权的首长,都是武将。

到了宇文护的时代,朝堂上的柱国大将军们,被他挨个消灭,在朝廷的层面,军队开始服从中央,但在地方上,武将依然可以割据一方。

比如,你的父亲杨忠,就可以凭着长期在外带兵的资本,和在京的权臣宇文护,进行一场非暴力不合作的博弈。

凶残有如宇文护,敢给皇帝下毒,却也不敢,给你爹下毒。

武帝宇文邕掌权之后,为了避开宇文护专政十五年,在朝政广布的流毒,于是选择抛开正式的朝廷行政制度,转而信任自己的秘书,躲在宫里,和他们一起,搞秘密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