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2 / 2)

焚山河 孙宇 863 字 3个月前

既然是私事,你就不必跟关陇集团去公开掰扯,把矛盾摆上台面,甚至最后把脸皮撕破。

这注定将会改变王朝命运的决策,你可以做得,不动声色。

你喜欢做事,不动声色,年纪越大,你就越喜欢。这样,你就可以避开去解释自己,为何越来越容易犯懒,那种现象,可以不是年老体衰,精力的消散,而是老谋深算,经历的体现。

步入老年的你,对于那些你不愿意知晓的真实情况,你会把它的原因屏蔽掉,并重新赋予一个听起来很美好的解释。

你还以为,这是一种很厉害的能力。

所以,你不动声色,认认真真地旁观,次子杨广给你,给大家演的戏。

那年春天,长安少雨。

太子杨勇,遵照你的旨意,代表你,代表王朝,前往祭坛求雨。也说不上是他的功力,只是时候到了,在立春的前一天,长安城勉强落下了一场小雨,对于迫在眉睫的春耕而言,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不论如何,这好歹也是太子求雨的功绩,于是,百官按照惯例,前来东宫,向太子贺喜。

带队的人,是刚刚得到你的提拔,接替高颎出任宰相的杨素。

去太子那里找茬,就是你,期待杨素去完成的政治任务。

你没有跟他明说,但你知道,以他的绝顶聪明,应该能够领悟。

不然,朝中有那么多老臣,可以接替高颎的位置,你又何必要选择他,明显与晋王杨广,绑定在一起的杨素?

果然,杨素真的很懂你啊。

按照惯例,百官向太子贺喜的仪式,应该选在没有朝会的日子,在卯时开始。

卯时,早上的五点到七点。

初春的卯时,天还没亮。

寅时末刻,百官在皇宫门外完成集合,清点人数之后,有人像杨素报告说,除了几个因病告假的之外,其他的都来了,可以进宫去了。

杨素问:几个?

答曰:六个。

什么病?

风寒,天太冷了。

杨素说:也不是什么大病嘛…不行,这是我第一次带队朝见太子,人员上,一定要整整齐齐,不然,就是对太子殿下的不恭敬。叫人去,把那些没来的,统统叫来,不许告病!

没人能说,杨素这么做,有什么问题。